時間:2017-07-13 19:31來源:未知 作者:張亮
|
資料圖:江西省通用機場規劃圖。目前,全國各省市紛紛出臺通用機場布局規劃。 一.中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與運營管理現狀 通用航空作為民航運輸方式的一種,其主體功能便是進行交通運輸。通航飛行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快捷性。同時通航飛行機動性大,通航飛行只需有合適的起降場就可以開辟航線,一些小型通用飛機可以在土跑道上安全起降,某些低速飛機甚至可以在平整的麥田里降落,因此通用航空機場的修建對于支撐通航飛行活動意義重大。 通用機場的建設為通用航空市場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建設通用機場,要求地方相應地引進通航維修業,航油、航材等一系列通航保障業務。通用機場的建設為當地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對旅游事業的開發起到了促進和推動作用。對于一些偏遠地區,受經濟、地理等方面因素的制約,沒有條件進行公路、鐵路等大規模交通建設。而且這些地區原本與外界聯系較少,生態環境得以較完整的保存,在這些地區可以適時發展通航業務,來挖掘原始旅游資源的開發潛質,同時帶動當地交通設施的發展。 中國的通用航空起步較早,但通航產業在國內發展較為緩慢。經過“十二五”的快速發展,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通用機場數量已經超過300個。“十三五”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及起降點。按照民航局相關規劃文件中通用機場“縣縣通”的遠景目標,未來我國通用機場數量將達到上千個。雖然中國通用航空機場發展前景良好,然而在通用機場規劃、布局、建設以及運營過程中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1.政府層面針對通航機場規劃、布局、建設缺乏科學性 近年來,各級政府對于通用航空機場的投資建設熱情空前高漲,地方通用機場建設項目開展得如火如荼。但由于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起步比較晚,對于通航機場建設規劃還沒有具體明確的標準可以依據,造成我國通用航空布局規劃存在相當大的問題,為產業的快速發展埋下了隱患。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對于通用機場的建設規模、布局缺乏科學合理的認識,對于通航機場的功能定位不明確,,沒有因需制宜,造成通航機場建設的重復性與盲目性。第二,通用航空與運輸航空將同時發展已經寫入十三五規劃中,建設樞紐機場、干線機場、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相結合的多功能、多層次機場體系是民航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時地方政府層面,對于如何進行通航機場與公共運輸機場協調規劃建設與發展均缺乏相關認識。第三,對于通航機場的規劃管理關于集中。我國機場布局規劃的主體只有中央政府相關部門,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沒有相應的機場規劃。這就造成了通航機場的建設不能發揮機場作為基礎設施服務于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功能,降低了機場的真正價值。第四,部分通航機場建設主管單位不了解通航機場建設程序、主管人員對于民航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使得通航機場在建設過程中被各種專業問題制約,影響了機場建設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