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13 19:31來源:未知 作者:張亮
|
2.更多注重通航機場數量增長、忽視通用航空機場的運營與管理
目前,行業內過多強調了通用航空機場數量,而對于如何對于通航機場進行運營與管理確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的確,通用航空機場數量的快速增長,對于完善通用航空航行網絡,促進通用航空產業健康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當通航機場數量過大時,如果使用管理不當,會使運營成本上升,制約通用航空機場的發展,進而影響到整個通用航空產業的持續發展。我國通用航空機場運營與管理主要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機場不“通用”,服務缺失。大多數通航機場沒有像公共運輸機場那樣統一發布機場資料,使得通航企業無法獲得資料,導致各種飛行活動無法開展。第二,各個通航機場之間幾乎沒有對飛航線,各個通航機場僅作為培訓、農林噴灑等通用航空作業的基地。無法形成點對點、常態化的飛行,其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價值難以體現。第三,通航機場經營理念落后,粗放經營。目前,通航機場的主要以為通用航空飛行提供必要保障作為機場的主要收益方式。如果所在通航機場飛行活動不多,勢必影響到其經濟效益與成本的回收速度。 3.通航機場投融資渠道需求較窄,資金缺口較大 長期以來,我國機場建設投資的主要依靠政府來完成,但仍難以滿足需要。1993年開始,國家決定參照美國的方式,收取“民航基金”和“機場費”用于機場、空管等民航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基金,這項政策的建立使民航基礎設施建設獲得了迅猛的發展。但是對于通用航空機場建設及運營方面的補貼卻沒有,每年民航局頒布的民航安全能力建設專項資金也明確申請范圍不包含通用機場。對于通航機場建設的融資渠道、資金成本收回等方面均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這種情況下,使得單純依靠政府的獨立投資和直接投資的方式根本不能緩解通航機場建設的問題,使得我國通用航空機場安全設施設備不健全,老化嚴重,安全薄弱環節多,安全隱患較為突出,很多必要的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無法到位,不能充分發揮通航機場的服務功能。 4.通航機場建設、運行與管理人才匱乏,人才儲備不足 人才是民航發展的第一資源。今后十年,是我國通用航空產業戰略轉型與發展的關鍵時期。通航機場的建設、管理等人才對于通用航機場的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針對我國通用航空機場建設、運營與管理的人才還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我國通用航空機場所需的各類人才存量偏低,人才結構較為單一,經營型人才、專業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儲備較低;第二,具備國際化視野和經驗的通用航空機場管理型的高端復合型人才缺乏,熟悉通用航空機場運營與管理的中層管理人才亟待培養;第三,圍繞通用航空機場建設、項目管理人員總量偏低,人才數量和質量提升空間顯著。 5.通用航空機場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隱患提升 安全是航空運輸永恒的主題,保障航空安全是通用航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通用航空機場安全管理是航空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航機場區域范圍內的安全和管理,尤其是飛行區、油庫區、維修區等敏感區域的安全管理,直接關系到空中飛行安全和地面保障的政策允許。分析我國通用航空機場安全管理工作,無論是管理手段還是管理理念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缺乏通用航空機場安全規章標準體系。通用機場使用許可和安全運行尚缺少統一的行業管理文件及全規章標準。第二,現在國家的通航機場的使用情況主要是各部門對各自功能領域內的通用機場進行管理,缺乏一個獨立的通航安全管理部門,無法做到合理利用、協調統一管理,導致通航資源的浪費。第三,對通用航空機場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通用航空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因此國內對通用航空機場安全的研究內容較少,缺乏對對通用機場安全建設和發展的相關基礎性研究,缺乏對通用機場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對于通用機場安全等重要問題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難以提供通用機場安全建設實踐理論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機場的安全建設和發展。第四,通用航空機場安全管理信息化發展有待提高,通用航空機場,缺乏一個統一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將機場安全信息匯總、統計和管理,分析并有效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