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13 19:31來源:未知 作者:張亮
|
4.通航機場從經營型向運營管理型模式轉變,實現向管理要效益 受限于我國的國情,以及長久以來的計劃經濟帶來的后時代效應,我國通航機場始終都是運營保障型為特點的“自主經營”,方式。這種模式下,大多數通航機場不但不盈利,反而呈現多年虧損的局面,難以為繼其生存。隨著我國通航機場規模數量的不斷擴大,繼續引入新的理念思維對通航機場進行管理。筆者提出將運營管理模式納入到通航機場管理當中。這種方式的根本目標是極大化利潤,提升同行機場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核心業務自己運營,其他環節或外包或自營,充分吸引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參與通航機場運營。如何開展通航機場運營管理,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一,構建重新構建全新的通航機場管理組織結構;二,基于新的組織結構規劃運營通航機場新的發展目標;三,以經濟效益為核心加快向“管理型”過渡;四,尋求政府立法確認通航機場特許經營權;五,以BOT方式完善機場新物流設施運營,六,基于各業務特點對其運營模式進行重新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