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6-02 11:41來源:飛行邦 作者:中國通航
|
作者/周沐、于一 通用航空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為數不多的沒有與國民經濟同步發展的產業,在目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廣受關注。截止2013年底,全國有178家通航運營企業,超過140個通用航空產業園區,十余個新獲批通航機場,還有超過170家批準籌建企業和數百家等待籌建企業,通用航空領域蘊含的商業機會吸引著大量資本涌入。資本的逐利特征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我國通用航空商業模式尚不清晰、盈利前景暫不明朗,行業投資的機遇與風險并存。更需注意的,大量社會資本在羊群效應下集聚在處于發展初期的通用航空,未來幾年如無法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資本的大進大出將給行業帶來嚴重的傷害,我國的新能源行業即是前車之鑒。本文將重新梳理和認識通用航空產業鏈基礎,分析產業鏈各環節構成,并對通用航空拉動上下游產業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路徑機理開展研究,以期厘清產業鏈競合關系,明晰各產業環節商業機會,全面認識通用航空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從而有助于行業的良性、健康、持續發展。
一、通用航空產業鏈構成
![]() 圖1 通用航空產業鏈結構
如圖1所示,我們按照供需關系和價值流動將通用航空產業鏈分為基礎產業、航空制造業、運行保障資源、通航運營業和應用產業五個板塊。按照五大板塊的性質,又可以分為通用航空核心產業和關聯產業。核心產業包括通用航空器制造、通航運營和運行所需的各類保障資源三大板塊,圖中實線表示商品或服務的流動,虛線表示資金的流動。關聯產業則包含基礎產業和應用產業,基礎產業為通用航空的上游產業,為通用航空器制造提供資源保障和技術基礎;應用產業是通用航空的下游產業,主要是通用航空作為生產工具或消費物品服務于國民經濟三次產業。
二、通用航空核心產業
![]() 圖2 通用航空核心產業結構
1.通用航空器制造
通用航空應用廣泛,航空器類型多。圖2中根據航空器的用途不同將其分為公務包機、短途飛行、航空作業、飛行訓練和娛樂運動五大類。
公務包機是指用于執行公務飛行、包機飛行任務的固定翼飛機,按照市場定位又可以分為三類,其中高端公務機是指多發渦噴公務機,這類機型性能優越、可進行遠程跨洋飛行,機體寬大舒適、內裝豪華,價格通常在1.5億元人民幣以上,常作為大型企業首腦、超級巨星、政府高官及高端包機使用;中低端公務機多采用渦噴發動機或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可進行中短程飛行,價格從數千萬人民幣到億元左右,在國外多用于企業管理人員公務出行,國內低端公務機尚不多見;空中出租車主要是小型單發活塞螺旋槳飛機或直升機,用于短途飛行,價格較低,目前國內這類業務尚未開展。
短途飛行主要是指用于執行通勤飛行任務的航空器,具體是指“座位設置(不包括駕駛員)為19 座或以下,最大審定起飛重量為8618 公斤(19000 磅)或以下,用于非特技飛行的螺旋槳驅動的多發動機飛機。”通勤飛機大多采用雙發渦槳發動機、可收放式起落架、下單翼布局,這類機型巡航速度不高、飛行距離一般在500公里以內。通勤飛行多用于地形條件惡劣、不便于發展陸路交通的地區,開展點對點的穿梭往返。
航空作業類主要是指用于執行航空作業任務的航空器,具體是指“是指座位設置(不包括駕駛員)為9 座或以下,最大審定起飛重量為5700 公斤(12500 磅)或以下,用于非特技飛行的飛機。”一般采用單發活塞發動機、固定式起落架、上單翼布局。作業類航空器又可分為三類:
初級類航空器是指滿足“無動力驅動或者由一臺自然吸氣式發動機驅動、在標準海平面晝間條件下失速速度不大于113公里/小時(61節);如果為旋翼航空器,主旋翼盤載荷限制值為29.3公斤/平方米(6磅/平方英尺);最大重量不大于1225公斤(2700磅);或者對于水上飛機,不大于1530.9公斤(3375磅);包括駕駛員在內,最大座位數不超過4人;客艙不增壓”的航空器,這類航空器不能用于商業運營。
限制類航空器指僅供專門作業用的某種類別的航空器,包括農業(噴灑藥劑和播種等)、森林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航測(攝影、測繪、石油及礦藏勘探等)、巡查(管道、電力線和水渠的巡查等)、天氣控制(人工降雨等)、空中廣告以及局方規定的任何其他用途。
訓練類航空器主要是用于飛行訓練的飛機和直升機。按照私照、商照和高性能訓練目的的不同,涉及單發活塞、雙發活塞、雙發渦槳等不同機型。這類機型更強調經濟型和可靠性。
此外,還有用于娛樂運動的超輕型航空器,指由單人駕駛、僅用于娛樂或體育活動、不需要任何適航證的空中飛行器具,有無動力均可。
2.通用航空保障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通用航空運營所涉及的各類運行資源與運輸航空相近。按照資源或服務的獲取方式,本文將其分為市場資源和非市場資源兩大類。市場資源主要是指企業可通過市場購買獲取的運行資源。包括機場、人員、油料和航材、航油、中介代理等其他資源。
通用航空活動既涉及通用機場和臨時起降點,也能夠使用一些不太繁忙的運輸機場。截止到2012年,我國共有70個通用機場和329個臨時起降點。2012年6月出臺的《通用機場建設規范》中明確了三類通航機場的定義,指出一類通用機場是具有10~29座航空器經營性載人飛行業務,或最高月起降量達到3000架次以上的通用機場;二類通用機是指具有5~9座航空器經營性載人飛行業務,或最高月起降量在600~3000架次之間的通用機場;除一二類之外的屬三類通用機場。
目前我國通航從業人員約為1.1萬人,通用航空的各類人員都比較緊缺。通用航空人員按照工作性質可分為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兩大類,專業技術人員又可細分為維修人員和飛行人員兩大類。目前國內91部、135部公司飛行人員不足1000人,61部和141部航校教員800人左右,且通航飛行人員年齡偏大,不利于行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