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2 09:49來源:圈內新聞 作者:中國通航
|
昨日公示的《2019年民航中小機場補貼預算方案》讓從事通用機場建設運營的朋友都很興奮(見前文《174家機場納入補貼,其中11家通用機場擬補貼4339萬元!民航局財務司公示2020年民航中小機場補貼預算方案》),今天我們繼續來關注一下通用機場后續的相關改革工作。12月8日,民航局機場司副司長張銳在第二屆浙江省智慧交通博覽會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論壇上做了題為《持續深化通用航空改革 推動兩翼齊飛》的報告。張銳副司長介紹了我國通用機場發展的基本情況、通用機場管理改革進展情況,并對下一步的改革任務進行了明確。
他指出,民航局機場司經過反復地研究,明確了下一步的改革任務,即以機場分類研究為基礎,制定通用機場管理規章,健全通用機場治理體系,提高通用機場治理能力。一是重點做好機場分類研究,包括了機場體系的分類研究,運輸機場和通用機場概念是否合適;二是加快制定《通用機場管理規定》,計劃到2020年底,138部頒布實施,該規定涵蓋了通用機場建設和運行管理的全部內容;三是在138部出臺之前,加快推進B類通用機場的備案管理。張銳副司長介紹,目前B類通用機場備案辦法已經征求完意見,即將發布實施(見前文《11月8日截止!民航局機場司發布《B類通用機場備案辦法(征求意見稿)》》)。
![]() 以下是來自中國民航網的講話內容:
講話內容
![]() 持續深化通用航空改革 推動兩翼齊飛
中國民航局機場司副司長張銳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業界的專家,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受邀參加第二屆浙江省智慧交通博覽會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論壇,在這里我也代表民航局機場司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我發言的主題是《持續深化通用航空改革 推動兩翼齊飛》,借此機會,分享改革的思路和任務目標,希望與參會的各界人士深入地交流,聽取大家的寶貴意見,使通用航空機場管理改革的路徑更明晰,政策更精準,實施更有效。
一、我國通用機場發展的基本情況
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和運輸航空作為民航的兩翼,近年來存在嚴重不平衡,2016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民航局不斷地深化“放管服”改革。2017年《通用機場管理辦法》印發之后效率進一步地凸顯,數量呈現爆發地增長。截止到2019年11月通用機場數量達到了243個,首次超過了運輸機場數量,實現了歷史性超越(通航圈注:通用機場數量在2019年10月即已超越運輸機場,見前文《里程碑!中國頒證通用機場數量首超運輸機場已達239個!》)。
地區分布:東部地區以92個數量穩居第一,華北、華東位列第二第三,西北地區數量較少。從各省對比看,通用數量超過10個已經有六個省份,排名首位是黑龍江,84個遙遙領先,浙江省以13個通用機場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位。這個成績與浙江省政府對通用航空發展支持分不開,也充份表明了通用航空在浙江省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前景。
機場類別:過去3年,頒證通用機場數量是B類,超過總數量60%,作為航空作業基地紛紛納入了行業管理。在跑道型的機場中,跑道程度少于800米的通用機場占了總數一半多,充分表明通航主要試飛機型與運輸航空差異明顯。
機場形態:豐富多樣,除了已有的跑道型機場和各類直升機場,還有草地型的機場,特別是建成投運了兩個水上機場,分別在蘇州和上海金山。
發展目標:近三年通用機場取得了比較快的發展,但是無論是機場的數量還是運營的效率和狀況,與政府規劃的目標,市場需求和業界期望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單從通用機場數量來看,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指導意見中提出2020年建成500個目標差距比較大,我們壓力很大,需要進一步地加快改革。
二、通用機場管理改革進展情況
過去三年民航局開展了以下工作:
1、全面推進通用機場建設發展,主要是簡政放權,降低通用機場建設發展的制度性成本。降低頒證標準,將非必要設施從清單中剔除,允許具備基本條件的機場建設。另外,整章建制,破除通用機場分類管理的法規障礙。對三部規章進行了修訂,全面剔除了相關條款,消除了套用運輸機場導致過度監管的制度障礙,同時積極地推動民航法部分條款的修訂,為通航“放管服”改革破除障礙,提供上位法的支持。
2、大力支持運輸機場服務通航。首先在民航局關于通用航空分類管理指導意見中要求,運輸機場要發揮公共基礎設施功能,為通用航空提供地面保障。
下一步有待進一步解決的突出問題,總體來看制約通用機場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主要體現在:
1、放得不夠到位,審批過高過度監管過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通用機場建設管理涉及多部法律法規,簡政放權相關舉措尚未形成合力,落地效果不佳。
2、監管能力亟待提升,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線,科學高效精準有力的監管是放的基礎化前提。在當前監管力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若不能采取措施切實提高監管能力水平,政府部門就難以下定決心,下放或取消前置審批,把精力集中到事中事后監管。此外,通用機場形式多樣,如何實現差異化精準監管帶來極大的挑戰,目前該問題還在探索和研究中。
3、外部資源之不足,通用機場建設難,建了飛不起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急需地方政府明確機場定位,給予土地、規劃、資金等配套政策支持,急需云民航在運行保障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部分民間資本對通用航空產業缺乏了解,投資目標不明確,導致了機場建設標準過高,回報不佳,需要政府部門給予正確的引導。
4、機場分類與需求不符,機場分類是差異化管理的基礎,對通用機場的定義不夠準確明晰,分類不完全符合機場實際和監管需要,給相關政策的制定帶來不利的影響,亟待研究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