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2 09:49來源:圈內新聞 作者:中國通航
|
三、下階段改革目標任務
針對以上問題,民航局機場司經過反復地研究,明確了下一步的改革任務。
以機場分類研究為基礎,制定通用機場管理規章,健全通用機場治理體系,提高通用機場治理能力。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工作:1、重點做好機場分類研究,包括了機場體系的分類研究,運輸機場和通用機場概念是否合適。2、加快制定《通用機場管理規定》,計劃到2020年底,138部頒布實施,該規定涵蓋了通用機場建設和運行管理的全部內容。3、加快推進B類通用機場的備案管理。B類通用機場備案辦法已經征求完意見,即將發布事實。
(一)機場分級分類管理思路
縱觀歐美航空發達國家地區,在相關法律對民用機場進行了分類,借鑒相關國家體系理念基礎上我們抓緊開展中國機場分類研究,立足國情,從機場建設實際出發,從行業監管需求出發,按照無重疊,無遺漏,宜粗不宜細,與行業管理相適應,與發展現狀相適應的原則,明確不同機場的定位,為實現高效精準差異化監管奠定基礎。主要包括了兩個子體系:
1、機場管理的分級體系,目標是通過機場分級實現監管分級,為推進差異化精準監管,“放管服”結合奠定基礎,提高政府監管效能和水平。主要原則是對機場建設運行安全影響程度和可能增長危害的嚴重程度為分級依據,基本工作思路是研究提出指標,明確不同級別機場的定義。
2、機場技術的分類體系,目標是打破運輸機場、通用機場界限,通過模塊化的分類,使標準體系中的不同技術標準適用范圍更明確,更有針對性。主要原則是,以機場的適飛機型、場地條件、運行模式、業務形態等為主要的分類依據。工作思路主要是根據運行模式的差異,制定不同形態機場的飛行區建標準。第二是根據短途客運、公務飛行、作業飛行、貨運、空中游覽、醫療救護迅速飛行,制定不同功能區的技術標準。
(二)《通用機場管理規定》的制定思路
138部是以機場分級分類為基礎,在上位法的框架下全面深入研究不同機場管不管,管什么的問題。主要把握幾個原則:
一是放管結合突出以方為主,進一步明確不同機場定義和界限,著力解決通用機場過度審批的問題,給通用機場松綁減負,讓通用機場真正建得成,飛得起來,堅持放管結合,有放有管,嚴守民航安全生命線,比如對載客通用機場在放的同時也應該從實際出發確保監管到位。
二是全流程管理,最小化監管,梳理民航、軍方、地方各方的管理職責,理順管理程序,對建設管理、運行管理等領域的空白模糊之處給予健全或明確。法無授權則禁止,在上位法賦予的范圍內嚴格履行管理職責。
(三)B類通用機場備案管理思路
《民航法》相關規定,不對公眾開放的通用機場即B類機場進行備案管理。全國通用機場的數量不小,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公共開放機場的定義不清,也沒有明確的備案程序,這就給B類機場經營管理者和監管機構帶來了很大困擾,嚴重影響了B類通用機場的實施,因此按照改革任務,在138部出臺之前作為過渡措施現行發布實施B類通用機場的管理辦法,明確B類通用機場的概念及范圍、備案程序、信息管理和監管責任等相關內容。
各位專家,朋友們,我國通用航空發展已迎來了最好的歷史發展機遇期,通用航空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民航管理部門、地方政府、軍隊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能力,攻堅克難,勇于擔當,共同推進通用航空又快又好的發展,為通用航空熱起來,飛起來,強起來奠定堅實的基礎,真正地實現中國民航的兩翼齊飛,為民航局高質量發展和民航強國建設貢獻我們的力量,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