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14 14:05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民航翻譯
|
“舉全國之力,聚全球之智”,是中國大飛機發展的口號。郭博智打了個比喻,“要充分選擇全世界的好產品,就像把散落在全球的一顆顆珍珠挑揀回來串成一串項鏈,如果珍珠有一顆不好,那么整串珍珠項鏈就不好。” 事實上,要把“珍珠項鏈”串起來并不是容易的事。多位商飛公司員工告訴媒體,設計、總裝和系統集成才是核心能力。 “大飛機的設計生產不是簡單地把別人的東西買來裝上,而是要基于需求層層分解,在頂層架構上重新設計,才能得到最終的成果。”郭博智說,“許多外形上看不見的改變才是最難的。” 其中,最核心之一的設計是機翼的超臨界翼型設計,“從翼根到翼梢,每個橫截面都不一樣。”郭博智介紹,商飛公司找來全國各大院校、研究所,上百家機構做翼型研究,幾十家做機翼分析,盡可能將飛行阻力降到最低,減少發動機油耗。 一體化發動機吊掛設計也是C919的驕傲所在。它不僅是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更是國外客機都未曾使用的技術。 吊掛和發動機短艙一體,意味著發動機所需的控制部件,包括其他附屬設備都要完全放進短小的一體化結構中,需要對內部空間縝密的計算和利用,防止出現故障和過熱等情況。 相比國外型號,這一設計能使飛行阻力減少好幾個百分點,配合新型機翼,再加上CFM國際的LEAP-1C發動機本就比市面上現有型號油耗低15%,整機相比國外現役民航客機的經濟性明顯高出一籌,這也是C919最大的技術競爭力。 此外,C919一體化發動機吊掛采用的應急斷離技術,能在緊急迫降時降低人員傷亡概率,也是國外民航機都很少應用的技術。它要求發動機吊艙和機翼之間用斷離銷連接,保證吊艙在接地時瞬間脫落,不會撕裂機翼特別是機翼內油箱而產生更危險的后果。 據上飛院結構設計研究部短艙吊掛室主任叢昊介紹,由于沒有成熟經驗,整個流程完全要靠自己去摸索。為此上飛院成立了攻關組、依靠大量設計計算和上千次的試驗模擬,終于確定了這個既要能夠在飛行時保證足夠強度不脫落,又要能夠在接地時瞬間斷開的斷離銷的材料選擇和工藝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