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14 14:05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民航翻譯
|
中國商飛客服公司技術出版物副部長趙鵬說,在飛機交付后的全壽命周期內,技術出版物是保證飛機正常運營的重要技術保障,在2、30年內,客戶服務都要伴隨著它,由主制造商負責維護更新。“去和航空公司打交道時,他們第一句問的就是,你們手冊怎么樣。作為終端產品,手冊集中反映了飛機前端的設計制造。” “發生特情時,飛行員必須按照手冊來處理。因此飛行機組操作手冊也是編寫團隊遇到的最大最難的課題。”趙鵬說。 去年年底,第一次啟動的T5測試曾被迫中斷,飛行機組操作手冊未獲局方批準認可是原因之一。 中國商飛客服公司飛行訓練部副部長楊軍回憶,飛機雖然取證了,但很多東西一開始還不滿足商業化運行,包括飛機系統設計、操作手冊、培訓課件等,都在測試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 當時楊軍剛從航空公司調到商飛公司,從拿著廠方手冊安排訓練,到替廠方“從無到有”開發培訓課程,角色轉換間,“一時有點沮喪,好多事情不知道怎么開始。”但他明顯看到,“老商飛人們意志都很堅強”,這才定下心來一起攻克難關。 楊軍舉例,有一次飛行訓練中,出現一條電力故障信息,隨后連帶出幾十條延伸故障信息,顯示屏上根本看不出哪一條是主故障,飛行員也不可能面對幾十條故障信息逐一對照檢查單操作。最終,手冊改進了快速檢查單,給主故障加上了標識。 王媛媛是飛行機組操作手冊主編,她坦言,早期編寫的飛行機組操作手冊,很大程度上問題出在“沒有站在飛行員的角度考慮,飛行員一用就暴露了,不便使用和掌握。雙方有各自的語言體系,溝通上也不協調。當時FAA直接給出的結論是不可用。” 近一年內,飛行機組操作手冊陸續改了5個版本,趕在今年9月6日T5測試前完成,保證了T5測試順利開展。例如,修改快速檢查單就花了一個月,細到樣式、元素、字體和程序間行距,都做了優化。 “今年11月8日T5測試結束,成都航空總經理說,現在的手冊我們敢用了。這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高評價。”王媛媛說。 整個T5測試過程中,手冊編寫成員都要跟隨飛行員訓練,隨時記錄客戶需求,對程序中的某些元素進一步優化修改,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王媛媛的母親患白血病兩年,她都因工作無法回家探望,今年十一原定的探親計劃也被擱置。與之相似的還有飛行類手冊編寫工程師劉亞奇,今年十一期間,準備回老家處理特別事務的他,兩次到了機場又生生改簽和退票,直到12月初才得以回去。 趙鵬說,飛機技術出版物編寫靠時間和經驗累積,但整個團隊170多人,大部分都是這兩年新招的大學生。王媛媛和劉亞奇作為工作了六七年的員工,已是“老人”和“骨干”,新人還沒法替代他們工作。 2009年4月,剛到客服公司時,包括王媛媛在內的十幾位新人都被一位國外供應商問倒,“中國有培養專門寫手冊的專業嗎?在國外所有編寫飛機手冊的都是做了大半輩子飛機設計的老人,你們商飛怎么都這么年輕?” 王媛媛憶及此事感慨道,“感謝ARJ21讓我們這么快地成長起來。” 最年輕試飛工程師團隊 “大家都盯著飛機看。我卻盯著飛機下面那群人看。他們大部分還很年輕。有他們,中國的航空產業就有未來。”C919總裝下線儀式,一位網友的評論引來了很多人的共鳴。 C919與之前的支線客機ARJ21的研制,給中國大飛機事業帶來的最大財富也許并不單單是從無到有的國產大型民機,而是這支以公司化模式組建的年輕隊伍。 商飛公司2008年成立以來便迅速以公開招聘的方式招攬人才,為確保招聘的公平公正,商飛公司通過聯合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屬的人才測評中心和上海考試院組織專業的考試和招聘工作。商飛職工組從建時的3800人增加到目前超過9600人,大多數都是以海外高級人才引進、競爭上崗與公開招聘的模式吸納人才,從基因上便奠定了這是一支以應對激烈市場化競爭而組建的隊伍。 “這些年輕人是今后民機發展的骨干力量,也是民機成長蓬勃發展和希望所在。”劉乾酉對媒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