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加速,起飛!
時間:2022-09-29 14:48來源:中國民航報 通航圈 作者:通用航空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豐蘩報道:近期,在四川瀘定地震災區,交通受阻,直升機救援隊為受災群眾開通了生命通道;在深圳,無人機常態化運營航線開啟,配送對象從餐食到百貨,人們享受萬物從空中到家的全新體驗……無論是應急救援還是疫情防控,無論是短途運輸還是低空旅游,通航優勢不可替代,引發輿論關注。
近幾年,各地大力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不少地方通用航空產業吸引了大量資金和社會資源深度參與,推動通航產業加快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底,全國通用機場達到397個,通用航空運輸企業達到658家。今年1月~7月,全行業共完成傳統通用航空飛行71.4萬小時,同比增長14.1%;無人機飛行1328萬小時,同比增長8.71%。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助力通航“飛起來”
通用航空是基礎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但長期以來,低空空域管理模式不科學,通航飛行手續多、程序繁雜、保障技術手段滯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通航產業發展。因此,如何解決空域問題,讓飛機飛起來,是通航發展的第一步。
各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均著眼于空域,加大改革推進力度。2015年6月,濟南、重慶被列為低空空域管理和通用航空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單位,為國家出臺全面放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意見提供借鑒,是將多元化用戶需求與優質高效服務深度結合、協同推進的有益嘗試。2016年,國家空管委組織軍民航在珠三角和海南地區啟動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試點,扎實推進低空空域空管服務保障示范區建設。2018年,在國家空管委批準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方案后,四川嘗試構建了新型低空空域運行管理服務體系。2020年,新一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試點工作啟動,8月,湖南率先提出“全域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方案”;9月,江西被列為試點省份,探索“軍民融合、權責利一致、可持續發展”的低空空域協同運行管理機制。2021年2月,安徽省成為全國第三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
這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四川和湖南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今年7月28日,湖南省和四川省相繼出臺《湖南省通用航空條例》和《四川省通用航空條例》,成為我國首部和第二部全國通用航空地方性法規,并針對低空空域管理、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從法律的角度保障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產業長期、快速、平穩發展。不少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這些條例的頒布有利于挖掘市場潛力,創造經濟新增長點,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目前,四川省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仍屬于局部空域的改革,而湖南省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則是全域的改革。《北京青年報》報道,依據《湖南省低空空域劃設方案》,湖南采用靜態的規劃數據與動態的運行數據相結合的方法,將全省3000米以下空域分類劃設為管制、監視、報告三類空域171個,劃設低空目視航線97條,并建立空域靈活轉換機制,真正實現湖南省全域1000米以下空域劃設無縫銜接,大幅拓展低空可飛空域范圍,總規劃面積達到24.1萬平方公里。這是目前我國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中首個空域改革方案。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若在實施過程中取得較好成績,該方案或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運行模式,為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提供參考和經驗。
成熟的通用機場體系,帶動通航“熱起來”
既要“飛起來”,也要“落下去”。多數媒體均認為,便利通達的通用機場是通航制造、低空開放的核心,也是重要的基礎設施。這一點也體現在當前各地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建設上。作為通航產業最發達的國家,美國擁有超過1.9萬個通用機場。相比之下,我國目前通用機場不到400個,發展潛力巨大。
作為國家“雙循環”重要助力的通用航空產業,目前低空開放試點省份湖南、海南、江西等均制訂了相當規模的通用機場建設計劃。紅網指出,根據《湖南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21-2035年)》,湖南省正在著力構建“1+13+N”通用機場網絡格局。“1”即在長沙市建設全省的樞紐通用機場,有效連接各市州;“13”即在其余13個市州各建設一個中心通用機場;“N”即其他通用機場和直升機場。目前,湖南省已建成12個通用機場(其中A1類通用機場1個),9個運輸機場基本滿足通航要求。2026年~2035年,將繼續推動建設57個A2類及以上通用機場,同時在全省各鄉鎮、3A級以上旅游景點、縣級以上醫院、高速公路服務區等規劃建設3000多個直升機起降點,力爭實現“縣縣有通用機場,鄉鄉有臨時起降點”。
無獨有偶,目前海南省也正在以“空地組網”推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海南日報》指出,在“地”方面,正在推進全省通航“縣縣通”,未來將布局建設20個通用機場,今年著力推進白沙元門、儋州和慶、瓊中灣嶺、三亞吉陽、定安南麗湖、臨高昌拱等通用機場建設;同時,正在沿環島旅游公路規劃布局40個不同形態的飛行驛站。《河南日報》指出,根據《河南省通用航空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2-2035年)》,到2025年,河南省力爭全省通用機場及具有通用航空服務功能的機場達20個以上;到2035年,形成較為完善的通用機場網絡,通用航空服務覆蓋所有縣級行政單元,力爭通用航空產業經濟規模超過千億元。《江西日報》則指出,到2025年,江西省A類通用機場數量達25個,基本實現所有地級城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功能的運輸機場;到2035年,全省A類通用機場數量達48個,實現所有地級城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功能的運輸機場,基本實現民用機場運輸服務覆蓋全省,全省形成“948”的通用機場格局,即9個運輸機場兼顧通用航空功能,48個通用機場組成通用機場主干網絡,若干個直升機臨時起降點為補充的通用機場網絡體系。
不少專家對各省大力推進通用機場建設給予肯定,認為通用機場與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周期并非完全同步。通用機場作為通用航空的基礎保障設施,其建設和發展應先于產業發展,因而通用機場體系的成熟期也必然先于通用航空產業到來。
飛行服務站,讓通航保障“強起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通航產業的發展絕非朝夕之功,需要漫長的培育和探索。除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和通用機場建設兩個關鍵外,各省份也將通航發展的落腳點放在飛行服務站建設上。在美國、加拿大、巴西等通用航空發達國家,建有覆蓋各地且功能齊全的飛行服務體系,可以為通航飛行提供氣象、空域使用情況、通信等信息。可以說,沒有成熟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就沒有蓬勃發展的通航產業。
在2022年湖南(國際)通用航空產業博覽會上,湖南通用航空發展有限公司將低空飛行監視系統和飛行模擬體驗中心“搬”到了現場,全方位還原長沙飛行服務站運營大廳的工作場景。對此,不少媒體進行了詳細報道。紅網指出,飛行動態監視系統相當于通用航空的“千里眼”,可以保證地面工作人員“看得到飛機、叫得到飛機、管得好飛機”。目前,湖南是全國范圍內首個實現全域低空監視的省份,可對低空空域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該系統協同長沙飛行服務站系統和湖南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信息系統,共同支撐通用航空飛行實現“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全域服務”。
|
飛行翻譯 www.muluu.cn
本文鏈接地址:
通用航空:加速,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