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事者陳瑞華系江蘇常熟一名59歲的飛行器制作愛好者,因喜愛機械制造而選擇在家自制飛行器,并多次在空地上進行試飛。
陳瑞華表示,自己確實沒有相關的飛行駕駛執照,已在近日被當地民警勸阻教育,“之后我打算豐富飛機的附屬功能,將直升機改造為無人機用在農藥噴灑方面。”
59歲男子在家自制飛行器
試飛后被民警勸阻并教育
視頻顯示,在一塊空曠的草坪上,一男子駕駛著一輛外形簡易的迷你型直升機進行上升測試,飛行高度離地約十多米。據相關報道稱,這名駕駛者名叫陳瑞華,這些年來,其在“造飛機”上投入的金錢已無法統計,且其經常和全國多名愛好者通過微信、見面等形式進行技術、配件等交流。
“駕駛飛機試飛的人并不是我,而是我的合作伙伴。”自己只是視頻中的飛機制造者,駕駛員是一直出資支持他進行飛機制造的合作伙伴。而視頻里的自制飛機則是他費時一年,耗資數萬元,憑單人雙手制造出的旋翼機,“仿造的俄羅斯某型號旋翼機,使用的是二手摩托艇的發動機,其他零件在網上或五金店購買,也有部分請五金加工廠按照自己的設計尺寸定制。”
陳瑞華朋友圈里之前的試飛視頻截圖
據陳瑞華介紹,他是江蘇常熟人,經營著一家塑料模具廠,10多年前就開始利用閑暇時間在家自制飛機。“我喜歡機械類的東西,小時候會因為好奇鬧鐘里的構造把家里的鐘給拆了。后來,看見別人造飛機的新聞后,也開始對造飛機產生了興趣。”
陳瑞華說,因為自己只有高中學歷,為了實現“造機夢”,他常年“潛水”在各大飛行愛好者的論壇,不斷汲取他人的制造經驗,也嘗試閱讀了許多航空理論書籍,漸漸學會了設計、繪圖、電機、電焊等知識。
陳瑞華的工作臺 圖據常熟公安微警務
“我做的第一架是斜翼機,但由于我們這兒沒有適合它的跑道,只能放棄。后面我就選擇做直升機,起初那架直升機重量只有95公斤,也能正常起飛,但因無法解決發動機過熱的問題也放棄了。”陳瑞華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陳瑞華做的第三架飛機便是報道中起飛的那一架旋翼機,經歷過兩次失敗,重170多公斤,機身長3.5米,能夠在空中飛行數百米高度,機身還能夠折疊,“其實我現在還租了一個架子,由于發動機還沒確定下來用哪一款,目前還只是個簡單的架子。”
陳瑞華的制造圖紙 圖據常熟公安微警務
另據常熟本地媒體報道,經了解,陳瑞華并沒有相關飛行駕駛執照,當地派出所民警在發現其有試飛的行為后便上門對其進行了勸阻教育。
“該飛行機外觀簡陋,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盲目試飛可能會給其本人和附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也會妨礙到空管部門的管理。”常熟市公安局淼泉派出所民警龔劍說,陳瑞華刻苦鉆研的精神,勇氣可嘉,值得點贊,但從公共安全角度考慮,還是得遵守法律法規。
對此,陳瑞華也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自己確實沒有相關的飛行駕駛執照,此前也并不了解國內對于自制飛行器方面的相關規定,現經民警宣傳勸說后,已決定不再進行私自飛行,“之后我還是會繼續自己的夢想,但更多的是豐富飛機的附屬功能,打算將其改造為無人機用在農藥噴灑方面。”
民間自制飛機“上天”頻發
業內人士建議非專業勿輕易嘗試
據了解,目前在我國想要駕駛飛機上天飛行必須具備三個必須要件,即空域申請、飛行器生產、飛行執照。
根據民航總局第120號令《一般運行和飛行規則》規定,對于116公斤以下的私用超輕型飛機,只要求按規章運行,不必進行審定。但無論什么飛機,每次起飛前,必須進行空域申請。另外,根據相關超輕型飛行器飛行規則,如有動力驅動的,飛行器應當滿足以下條件:空機重量小于116公斤;燃油容量不超過20升;全馬力平飛中,校正空速小于100公里/小時。超過這些條件,駕駛人須持有“駕照”。
而對于飛行器的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規定,生產飛行器須飛行器生產者向民航主管部門申請領取產品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及維修許可證等證照;飛行器生產出來后,要取得國籍登記證、適航證,才可以投入運營;飛行前,試飛人需要向空中交通管制單位提出試飛方案、飛行計劃并獲得批準。此外,試飛人還需具備相應資質,即擁有操作飛行器升空的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