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3-03 18:08來源:新京報 作者:中國通航
|
通用航空已成為生產、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進一步確保通航安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吳仁彪在調研中發現,架空線纜已成為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最大威脅,這主要是因為航空警示裝置缺失。因此吳仁彪建議,應加強頂層設計,在架空線纜及通訊桿塔上加裝航空警示裝置,而這正是國際普遍做法。 架空線纜警示標志普遍缺失,撞線事故發生風險劇增
在調研中吳仁彪發現,我國自1949年以來,共發生通航事故288起,其中撞線事故28起,占事故總數的9.7%,致死率達54%。近6年來,共發生通航事故120起,其中撞線事故11起,占比9.2%,致死率達到64%。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共發生20起直升機安全事故,其中撞線事故7起,占比達到35%,致死率更是達到100%。
吳仁彪表示,長期以來,我國機場及其凈空保護范圍以外的超低空區域,特別是橫跨河流、山谷、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或位于低空航空器目視走廊中的架空輸電線纜上,障礙燈或警示標志普遍缺失。此外,隨著國家低空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和大眾飛行潛力的進一步釋放,航空器撞線事故發生的風險會急劇增加。
![]() 可按優先級安裝警示裝置
近年來,因掛撞架空線纜而發生的通航事故逐年增多且呈快速增長的態勢。2021年2月23日,民航局飛標司下發了安全運行通告《直升機防撞線》,提出了直升機安全運行建議,為直升機運營人制定有關風險防控措施提供技術參考。
吳仁彪建議,在架空線纜及通訊桿塔上加裝航空警示裝置,這是國際普遍做法。
如何推進這一做法?吳仁彪表示,應加強頂層設計。其中包括,由電力和民航部門聯合規劃研究全國架空高壓線纜航空警示球的安裝和布局問題,制定相應的行業或國家標準,將警示裝置安裝作為線路建設的一部分。
![]() 同時,應統籌協調,排出在架空線纜上安裝航空警示裝置的優先級。優先在軍民用機場及低空飛行密集區域的架空線路上安裝障礙航空警示球及障礙物標識;優先在威脅第三方安全的三跨線路上安裝障礙航空警示球;以醫療救護、道路救援、海島救援等特殊場景的救援需求為導向,優先設計加裝航空警示裝置。
此外,吳仁彪呼吁,應加快航空警示裝置研發和成熟產品的推廣應用。“目前,已有單位研制完成滿足民航標準要求的架空輸電線纜航空警示設備,但由于缺乏產品技術及設備安裝應用等相關標準,在行業間協調使用受限,希望相關部門積極參與,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合力推進此項工作。”
![]() 在國外小固定翼、直升機撞線事故也時有發生
![]() ![]() PS:通航人士曾向國家電網申請對通航企業開放電塔分布圖查詢,也曾建議國家電網在線路上掛球警示,但因種種原因上述建議至今沒有實現。(記者吳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