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29 16:14來源:國際航空 作者:中國通航
|
中國通用航空產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針對我國通航產業發展初級階段的現狀問題,結合我國國情下的工作實踐,推動“十四五”時期通航產業需要探索新路徑。 ![]() 系統化建設通航基礎設施
統籌通用機場核心基礎設施規劃、設計與建設。通用機場是通航產業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需從各級地方政府頂層謀劃、統籌建設,避免過度建設與資源浪費。通用機場選址的優劣,決定著區域通航產業發展的成敗。技術可行是基本要求,最關鍵的問題是回答機場與區域城鎮化集聚區的區位關系,能否使航空產業與區域經濟融合互動發展。
完善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建設。通用機場要建起來,更要用起來、飛起來,運控中心、維修機庫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不可或缺。以山西省為例,2019年全省快速推進了山西省通航運控中心建設,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首先解決了通用航空運控“看得見”問題,逐步解決通航運控“連得上、管得住”問題,為全省通用航空發展提供了有效綜合保障。
體系化推進通航公共服務
推進通用航空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化構建交通疏解、警用巡察、醫療救護、處突任務等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突出強化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從區域需求出發,建設具備快速響應、區域覆蓋、綜合救援、聯動保障和高效指揮的多災種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具備執行各項救援任務的能力。在山東省航空應急救援的規劃實踐中,全省詳細摸查了地區災害類型與分布情況,結合全省災害發生特點與應急救援需求,構建布局合理、全面覆蓋、反應高效的全省航空應急救援網絡體系。
網絡化發展通航短途運輸
隨著國內短途運輸航線開通數量的不斷增加,市場主體也不斷探索航線的公共服務屬性與盈利性之間的關系。山西省全局謀劃通航短途運輸網絡體系構建,以太原堯城機場為中心,連通大同、呂梁、長治、運城四城的通航短途運輸航線網絡。2019年4月30日正式開通四條短途運輸航線,隨后又開通太原堯城至石家莊欒城跨省短途運輸航線,實現從“省內通”到“跨省通”的跨越。截至2020年6日底,山西省短途運輸共執行2013架次,飛行時長118698分鐘,運送旅客12289人次,常態化運營取得初步成效。
市場化打造航空消費熱點
低空旅游項目越來越被廣大游客群接受,飛行小時數不斷攀升。國內旅游資源豐富,通航運營公司正逐步探索與旅游景區、旅行社、度假酒店等主體聯合開發模式,提高航空消費產品的市場份額。
通航+打造航空產業集聚區
“通航+”融合化發展,打造通航產業集聚區。近年來,全國通航園區遍地開花,藍圖規劃宏大,但是實際發展參差不齊,多數園區空空如也。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的通航小鎮/園區缺少科學性謀劃,照搬照抄綜合性發展模式,一味貪大求全,導致園區難以良性運轉。
未來通用航空產業園區的打造必須結合本地資源與特色,探索“通航+”跨界融合新模式,延伸“通航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多元化、融合化、集聚化發展。“通航+文化”將消費人群精準捕捉,愛飛行,愛航空,愛生活,荊門愛飛客小鎮已經成為通航界的網紅娛樂標桿。
“通航+制造”打造通航產業鏈垂直整合,以通航整機帶動航空零部件乃至其他相關產業制造,已經頗見成效。未來,更多的“通航+X”讓通航與其他產業互相融合、滲透,將創造出更多、更新的通航經濟集聚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