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23 15:17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中國通航
|
此外,要大力促進協同聚力發展。重點做好與相關部委、地方政府、軍隊的協同配合工作,持續推動通航產業示范項目、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通用機場審批建設效率、飛行計劃審批效率,并在完善工作界面、統一監管標準上下功夫,構建更好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還有就是要扶持新業態發展。支持無人機、北斗、ADS-B、5G、區塊鏈等新技術、新產品在通航領域的應用和健康發展;促進通航與旅游、體育、醫療、會展、文創等業態的融合發展;加強航空文化進社區進校園,培育航空文化的形成。
推動擴大無人機綜合管理試點范圍
NBD:近年來,無人機快速發展,無人機被認為是發展我國通用航空的有力推手。我國無人機市場發展的優勢和不足在哪些方面?
李健:總的來說,一方面是我國無人機應用場景豐富、市場參與度高。無論是傳統的作業領域,例如:航空噴灑(撒)、航空攝影、空中拍照、空中巡查、物流配送等,還是載人飛行,例如億航184、216等均已進行驗證試飛,在我國均獲得較快發展。
據統計,2019年共有7149家企業在線取得無人機經營許可證,比2018年增加3100家;實名登記無人機39.2萬架,全年飛行125萬飛行小時。
![]() 另一方面是因為無人機應用日漸普及,由此帶來的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亟需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監管。
考慮到《民用航空法》制定時無人駕駛航空器尚未投入廣泛應用,相關管理制度缺少針對性。為了給無人駕駛航空器監管立法提供法律依據,修訂新增了《民用航空法》第二百一十四條,授權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對無人駕駛航空器作出特別規定。這在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已獲通過。
并且,民航局配合國家空管委辦公室組織起草了《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在2018年2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進入報批流程后,民航局正繼續配合司法部對《條例》進行立法審查工作,參與論證相關新增行政審批及責任劃分等問題,積極推動《條例》盡快出臺。
同時,民航局組織修訂《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CCAR-290部),在市場準入方面將無人機納入CCAR-290部管理。起草編寫無人機安全管理規章(CCAR-92部)。CCAR-92部將按照《暫行條例》思路編寫,現已形成初稿,可與《暫行條例》實施基本保持同步,并將根據近期開展的試運行成果,充實92部內容。以便突破現有空域,尤其是低空空域使用難題,突破現有管理法規約束,密切部門間合作,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安全、健康發展鋪平道路。
NBD:要加快推進無人機標準制定,民航局做了哪些重要的工作?
李健:根據無人駕駛航空的發展趨勢,民航局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安全運行監管。現已制定7部規范性文件,涉及無人機的交通管理、實名登記、駕駛員管理、運行管理及數據管理等方面。此外還有無人機圍欄、云系統接口2個標準。
民航局按照無人駕駛航空運行的自身特點和規律,基于運行風險,將無人機的運行分為開放類、特定類和審定類三大類;針對不同風險和應用場景分類施策,比如:
是隔離空域還是融合空域,是視距內還是超視距,是城市場景還是鄉村,是載人還是載貨。同時,使用的監管策略包括適航、人員資質、運行和空中交通管理等諸多方面,管理的力度隨風險的增加而提升。該管的管好,該放的放開。避免管理上的“一刀切”。
民航局本著促進發展、先試先行、分類管理的原則,2019年2月1日發布《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同步開展了無人機試運行,這是在運行安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從實際需求出發,逐步規范安全風險較高的無人機運行的有效探索,現已初現成果。
2019年10月15日,民航局向迅蟻公司所屬的杭州送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頒發《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批準函》和《無人機物流配送經營許可》。
這是民航局《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新政發布以來,國內首個完成運行風險評估和驗證工作的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項目,同時也是全球首個獲得城市場景無人機物流經營許可的項目(限試點區域內)。
億航載人無人機第一階段“以物易人”的試運行也已完成運行風險評估和驗證工作。
2019年6月,在東營機場順利完成無人機飛行校驗首次驗證試飛,校驗數據實時下傳。成功應用特定類無人機運行風險評估方法,有效緩控無人機安全運行風險,實現了飛行校驗無人機在民用運輸機場空域的首飛和運行安全。
伴隨各運行場景試運行的開展,相關的標準,如:《分布式無人機系統安全操作合格證(DOC)審定標準》《城市場景物流無人機規范(輕小型無人機)》《城市低空無人駕駛航空物流航路劃設規范》等將應運而生。
NBD: 針對無人機標準制定,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予以支持?
李健:下一步,民航局將不斷加強政策引導。近期將適時推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等政策和《民用無人機行業標準(MH)體系框架》及路線圖,旨在于安全可控的條件下以實踐的方式在運行中加快數據積累和標準規范的迭代演進,以體系構建和系統思維為統領,在適航、飛標、空管等運行標準的主要方向上不斷邁進。并持續引導科研、運行,重點解決支線物流無人機、無人機載人運行等應用前景廣闊、更高風險的運行難題。
同時,民航局不斷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參加ICAO A40大會并提交分布式無人機系統安全操作合格證(以下簡稱DOC)工作文件。參加ICAO第三次“放飛無人機”專題研討會。
根據ICAO相關專家組的工作計劃,從C2技術要求著手,查明對網絡通信技術標準的影響,提出對Doc 9880、Doc 9896技術文檔的修訂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