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23 21:15來源:中國民用航空網 作者:航空
|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2015年是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航”)開通國際航線數量最多的一年。
隨著哈瓦那當地時間12月27日20點15分國航CA879航班平穩降落在何塞·馬蒂國際機場,國航2015年新開國際和地區航線的數量已達到29條,航線開通密度之大、范圍之廣、節奏之快前所未有,國航所經營的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整體數量也達到111條,已成為亞洲唯一能夠便捷飛往除南極洲外全球任何一個大陸的航空公司。 縱觀新開通的29條國際航線,廣泛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在通航點中,既有如美國紐約(紐瓦克機場)、加拿大蒙特利爾、新西蘭奧克蘭等這些相對發達國家地區,也有如白俄羅斯明斯克、印度孟買、斯里蘭卡科倫坡、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古巴哈瓦那等發展中國家相對落后的地區。國航如此快速、密集地開辟國際新航線,實力背后,是怎樣的戰略思考?接連開通國際航線,市場之外,靠什么力量來支撐?對于有可能遇到的挑戰,將如何面對?機遇又在哪里?
面對這些問題,首先必須要談到的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戰略構思是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提出的,一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據統計,“一帶一路”經濟帶共覆蓋亞洲、中東歐、獨聯體和非洲地區64個國家的44億人口,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預示著我國的一個重要經濟戰略將鎖定在“一帶一路”上,其中所蘊含的巨大市場潛力不言而喻。 與此同時,民航運輸業發展也呈現出新特點,因私出境游市場已成為新的客源增長點。據統計,我國已成為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場,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增長,今年出境旅游人數將達到1.27億人次,同比增長15%;2020年,這一數字將攀升至兩億人次。國航的95583客服電話就經常會接到旅客的咨詢甚至是質疑:“你們有直飛某國、某地的航班嗎?為什么沒有,你們可是國航!”也常有一些經濟或文化團體,聯系國航希望國航提供包機服務,強烈建議國航能夠開通更多的國際航線。 為了認真貫徹“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要求,順應行業發展趨勢,面對更多旅客的實際出行需求,國航抓住了難得的發展契機,通過對客源構成、兩地經濟往來、市場發展趨勢等方面的專業分析,制定了繼續建設北京樞紐和成都區域樞紐,打造上海國際門戶,以歐美市場為主,拓展亞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線的戰略思路,并將2015年國際航線開航重點放在了“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和地區,先后開通了北京至明斯克、布達佩斯、吉隆坡、孟買、科倫坡、伊斯蘭堡等航線,加密了曼谷、普吉和馬尼拉航線,并繼續鞏固了美洲和大洋洲市場,新開了蒙特利爾、紐瓦克(紐約)、哈瓦那和奧克蘭航線,加密了北京—紐約航線,讓“國之交在于民之親”成為了現實。其中,北京—伊斯蘭堡—卡拉奇直飛航線,是國內航空公司開通的首條連接北京至巴基斯坦的空中通道航;北京—明斯克—布達佩斯航線是目前中國內地直達白俄羅斯和匈牙利的唯一空中通道;北京—孟買航線是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唯一直飛孟買的航線。同時,堅持“以主要運營基地北京為樞紐、成都為區域樞紐”的戰略,充分借助成都地處西南的地理優勢,相繼開通成都至科倫坡、巴黎航線,并將成都至大阪、東京的航線升級為直達航線,使得成都的國際及地區通航城市達到了13個,以持續擴大在西南市場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加強和鞏固成都區域樞紐的優勢地位,建設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空中門戶,形成差異化發展的國際航線布局。
2015年10月29日和11月2日,國航在一周之間連開北京—約翰內斯堡、北京—亞的斯亞貝巴兩條非洲航線,進軍非洲,實現了國際航線版圖的突破式改變,成為了亞洲唯一直飛六大洲的航空公司。 在決定開通非洲航線時,也曾有種種的顧慮,比如非洲的經濟還不夠發達,受市場容量和航線所經國家政治穩定性影響,中非之間的航空運輸業一直面臨著重重困難,之前運營中非航線的航空公司,經常因不堪虧損重負而停航等。面對種種疑問,中航集團黨組成員、國航總裁宋志勇明確表態,國航作為央企,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國航的重要責任,但同時也要牢記,國航是中國唯一載國旗飛行的航空公司,代表著國家形象,執行國家戰略也是國航義不容辭的責任,國航的每一條國際航線都是在國家的大戰略下規劃出來的。開航非洲,是國航執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具體舉措,在這個大戰略下,中非之間的友誼必然會進一步加深,交往必然會更加密切,國航為加深中非之間的交流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同時,透過這個大戰略,也能夠清晰地看到中非航空市場的光明前景,進軍非洲航空市場,也存在著巨大的機遇。 隨著中非交往的日益頻繁,中國在非洲的援建項目多達百余處,2014年中非進出口額高達2218.8億美元,開創歷史新高。“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預示著我國的一個重要經濟戰略鎖定在“一帶一路”上,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延伸至海外部分的東非乃至整個非洲,也必將納入到這一戰略重點中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經貿往來和政治、文化交流必然會更加密切,作為國內主要航空企業,積極打通對非交往的空中通道,構建航空運輸網絡,發揮航空運輸的戰略先導作用勢在必行,而中國民航在中非市場上,也必然面臨著一個良好的戰略機遇期。目前,作為落實我國政府提出的“中非區域航空合作計劃”的重要措施,中國民航對非合作平臺已經正式建立。中非在民機出口、航空公司合作、民航基礎設施建設的合作將全面展開。據了解,截至2015年5月,我國已與17個非洲國家正式簽署了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與6個非洲國家草簽了航空運輸協定,為我國與非洲國家發展民航關系奠定了法律基礎。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航連開兩條非洲航線,一條直抵非洲經濟中心約翰內斯堡,一條通向非洲政治中心、非盟總部所在地亞的斯亞貝巴,并且通過星空聯盟合作伙伴南非航空和埃塞俄比亞航空,把航線網絡延伸到非洲各個國家,兩條航線的開通不僅在中非之間架設“空中絲路”,也能惠及日、韓、新加坡等亞太地區的旅客,為其前往非洲提供更多航班選擇。匯集亞洲旅客來到北京這個航空樞紐,繼而飛往非洲市場是國航更大的目標。正如中航集團黨組成員、國航黨委書記樊澄所表示,通過北京這個強大的樞紐,給非洲帶去的不單單帶是人流、物流,包括金融、旅游、商貿、科技、信息等經濟、文化的活動都將活躍起來,這兩條航線的開通,必將為非洲這片古老的大陸注入新的活力,這是中國對中非傳統友誼的貢獻,也符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初衷。 |
上一篇:銀川機場加密12個城市航線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