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20 09:20來源:未知 作者:航空
|
主持人:謝謝張總的精彩發言,AECOM作為一個國際知名的做航空城和臨空經濟規劃的公司具有很強的實力,張總在他的發言中信息量很大,為我們提出了非常多的思考課題,希望大家能夠和張總有更多的互動交流。他剛才是從機場的角色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接下來有請廈門市機場建設指揮部技術顧問做廈門新機場的特點對臨空經濟發展布局的影響,大家掌聲歡迎! 曾煥金:各位下午好,今天很榮幸來參加第八屆對空經濟論壇,聽了很多單位的精彩報告,剛才AECOM參與了廈門機場候機樓的招標投標,中航院、中國城市規劃院等很多專業院都在廈門新機場的建設中出了很大的力氣。從今天上午來看,各個專家和臨空經濟區的領導都從宏觀上鳥瞰臨空經濟的布局,講了一些大理論,也有一些個案,我個人有很大的收獲,希望廈門機場的臨空產業的規劃能夠得到在座專家的幫助。 我從另外一個側面講我們廈門機場的特點對臨空經濟發展布局的影響。三項內容,一是廈門空港現狀的介紹,二是廈門新機場的特點,三是廈門新機場臨空經濟發展布局應考慮的問題。廈門機場現在是一條跑道,3400米,1983年開始建設,1986年投入營運,2014年已經實現旅客吞吐量2081萬人次,貨流吞吐量306000噸,起飛的起降量17.43萬架次。根據我們的預測,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會達到4500萬人次,機場是建在廈門島的東邊,廈門島很小,只有150平方公里,開始建設這個機場的時候沒想到發展這么快,現在發展這個程度,考慮要建新的機場。我們新的機場是從2007年開始考慮選址。 現在新機場位于廈門翔安區的大嶝島,距離廈門市中心25公里,距離泉州市中心44公里,距離漳州市72公里,距臺灣金門島10公里。新機場的定位是區域性樞紐機場,重要門戶機場,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及對臺交流的主要機場。廈門新機場飛行區設計等級為4F,準備建兩條遠距平行跑道。到2025年預測旅客吞吐量是4500萬,貨流是75萬噸,年飛機起降39.1萬架次,遠期目標2045年的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160萬噸,年飛機起降架次。新機場處在跟泉州交界的地方,距離金門島很近。 廈門新機場具有如下的幾個特點,現在準備根據這幾個特點考慮臨空經濟的布局。 第一是遷建機場。圖上看到的是我們老的機場,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規模很難進一步擴大,巨大的航空業務量需求跟機場的發展局限性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因此廈門機場的搬遷勢在必行。另外廈門市很難承載兩個機場的運行,廈門的面積一共只有1500平方公里,跟香港的地盤差不多,香港港島也是100多平方公里,廈門島只有150平方公里,加上海昌只有1500平方公里。這么一個小島如果要建兩個機場,一個機場要擴展沒有地方,所以我們要建兩個機場很困難,而且要承載兩個機場也不如北京上海廣州經濟發展那么發達,能夠支撐兩個機場。如果要保留高級機場對空域運輸成本的影響比較大,我們最早考慮保留高崎機場,從1986年運營到現在只有30年,你們經過廈門機場看到三號候機樓以及去年建的四號候機樓,現在候機樓的運行都很正常,當時建設也比較先進,跑道的質量也很好,所以要重新建一個新機場,我們感到很可惜。但是通過分析,兩個機場相對的距離只有20多公里,空域上有很大的矛盾,但如果說要繼續利用這個機場,我們曾經考慮是不是做一基地來考慮,把舊的高崎機場作為一個通用機場的基地,作為航空工業發展的基地。后來進行專題研究,覺得很多方面的處理不盡人意,現在還沒有做決定。請專業院進行專題研究,基本上傾向于高崎機場到時候整體轉場到新機場,會有利于廈門機場的集中運營,有利于為廈門島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實現本島產業升級。 第二是廈門新機場是填海造地的離島機場。機場用地共31平方公里,其中26平方公里靠填海造地獲得。這是我們廈門新機場的另外一個特點。 第三是與泉州相鄰。它的區位跟泉州南安只有一水之隔,只有一條海港,六七白米就到了泉州的地界,離泉州市中心只有44公里,未來將成為廈門貫徹美麗廈門戰略和泉州推動南部新城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推動海西經濟區夏漳泉核心城市融合發展的新興動力。廈門、泉州兩地政府現在很重視廈門新機場的建設,也看到航空產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的巨大帶動作用。 廈門新機場的第四個特點就是兩岸的關系十分密切,從圖上看廈門機場離金門縣只有十公里,而實際上我們的新機場如果建成以后,它的邊界離金門縣的邊界只剩下2公里。金門縣有一個機場是4D級機場,跑道程度是304米,所在位置是金門未來空間發展最精華的地段料羅灣黃金海岸,機場地理位置極大限制了金門經濟的發展,金門縣政府多次組團到廈門調研。 第五,廈門是福建自貿區的范圍。自貿區從掛牌到現在,1月份到10月份已經有新增企業4699戶,注冊資本761億人民幣,新投資的外籍企業有246家,注冊140億人民幣,所以自貿區也是我們新機場民航經濟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如果把新機場建好了,肯定有利于廈門市實現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發展,是未來廈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結合以上五個特點的分析,我們把規劃范圍確定為101平方公里,這是我們的核心區,我們擴展到整個航空經濟發展規劃區域是200平方公里。我們要考慮臨空經濟幾方面,一是利用老機場原有的設施將損失最小化。我們考慮臨空經濟發展的時候,考慮布局的時候,要盡量利用老基地的原有設施,能夠保留的盡量保留下來。二是我們是一個離島的機場,建成以后機場海洋線有30公里,我們要充分利用海洋資源、海洋區位跟海洋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勢,發展我們的臨空經濟。三是突破行政界線統籌規劃,金門的臨空經濟規劃輻射和泉州的臨空經濟規劃輻射,都要考慮范圍里面來,這是我們的思路。四是關于這個機場我們有個想法,金門縣政府來過三次,提出要跟我們共建機場,他們現在的機場最多只發展到400萬,400萬以后沒有地方再擴建,也沒地方再遷建,所以準備跟我們共建,我們提出一場兩站經濟共贏的思路,侯機樓的預留、管理我們都有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