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7-16 17:38來源:未知 作者:航空
|
中國工程院閆楚良院士就《航空發動機長壽命、高可靠性、低成本研制和保障飛行安全的關鍵技術》作報告。閆院士強調航空發動機國之重器,保障安全是國家永恒的追求。“長壽命,高可靠性,質量輕,低成本是航空發動機壽命設計與結構可靠性的評定目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院士以《燃氣輪機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大有可為》為主題做報告。楊院士提到,至2060年,我國最大符合預測約28億千瓦,是2023年最大負荷的2.1倍。其中,預測燃氣發電裝機容量3.1億千瓦,最大負荷支撐能力占比10.6%儲能的負荷支持能力占比約為17%,約5億千瓦。
作為一種綠色環保的能源解決方案,可持續航空燃料(SAF)近年來在全球航空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在航空發動機戰略會議上,中國民航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丁水汀就《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國際博弈與對策》做主題報告,報告中提到“SAF是中短期內民航實現‘雙碳’目標的首選能源路徑,氫能有可能在本世紀下半葉與SAF競爭。”
決策者智庫首席研究員李慶星在會上發布了《2024燃氣輪機產業發展白皮書》和《2024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白皮書》。據李慶星介紹,“燃氣輪機產業發展白皮書”持續深入跟蹤氣電和燃機行業發展,已連續發布四版,《2024燃氣輪機產業發展白皮書》將于GTF2024會后發行。《2024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白皮書》已于大會現場正式發行。《2024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白皮書》提到,隨著低空經濟蓬勃發展,我國通用航空動力將成為航空產業發展中的熱門方向,目前我國通用航空動力市場大部分被國外發動機制造商所壟斷,國產中小型發動機市場占比在5%以內,與整體市場規模井噴式擴大形成對比。
會上,各專家學者還在“兩機”設計、研發、制造、應用市場等多個細分領域展開交流和碰撞,達成了諸多共識。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核心機原理相同,產業鏈交叉相融。當前我國已具備完整的燃氣輪機產業鏈研發制造能力,包括最源頭的基礎研究設計、上游原材料制備、中游零部件制造(分類含分系統)、下游整機組裝及應用等環節。中國航空發動機制造業近年來在多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未來更將朝著自主創新、提高質量可靠性、國際合作、研發投入和可持續發展等方向持續邁進。這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制造及產業鏈成為全球“兩機”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和具備較強競爭力的主要力量之一。
除會議與展覽本身給“兩機”企業打造專業交流平臺之外,本次GTF大會還為中小學生提供了一個培養航空興趣愛好、提升創新力的機會。GTF大會主辦方邀請國防七子校友會聯盟中的教育企業——工之匠教育,帶領小朋友們參觀現場企業,科普講解有關航空航天、發動機領域相關知識,并通過航模拉煙表演、穿越機拉煙飛行表演、F2B線操縱飛行表演、系留無人機展示、垂直起降無人機飛行展示、渦噴發動機展示、甲醇發動機展示等形式,讓小朋友們可以深入了解航空航天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應用,從而提升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為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GTF大會誕生于2014年,起源于上海。十年間見證和參與了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氣電快速發展、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配套產業鏈漸趨成熟成果卓顯。未來,GTF大會將繼續發揮“產學研用政金”一體化平臺作用,持續關注“兩機”產業鏈的合作、交流與發展,為中國能源轉型和“兩機”產業化的騰飛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