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7 15:52來源:中國航空網 作者:航空
|
11月25日,以“加快金磚衛星數據應用 推動空天信息國際合作”為主題的2023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海南文昌隆重開幕。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小明,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出席開幕式及主論壇活動并致辭。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興起的關鍵之年,2023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的成功舉辦,既是海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非金磚峰會上關于加快推進遙感衛星數據與應用合作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加快衛星應用產業建圈強鏈,打造世界一流航天城,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積極探索。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致辭中表示,空間信息產業是航天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中國航天進入創新發展的快車道,隨著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一批航天重大工程的實施,目前我國在軌衛星種類齊全,僅遙感衛星數量就超過200顆,這些對于推動空間信息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我國正在研究和規劃新一代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加快培育商業航天成為便捷的新生力量,推動構建更加完整開放融合的航天產業生態體系。
結合此次論壇主題,他提出,一要強化衛星應用服務,實現空間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鼓勵商業航天的發展。三是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構建太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海南省獨特的優勢使得空天信息產業發展具有巨大潛力,目前海南文昌航天城建設蓄勢待發,面臨當前建設航天強國的良好態勢。”他說。 劉小明在致辭中指出,“小衛星在海南大有可為”。海南擁有中國唯一的低緯度濱海航天發射基地,即將建成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去年11月,海南和國家航天局聯合成立了“國家航天局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中心”“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數據與應用中心(中國)”和“海南衛星數據與應用研究中心”,共同打造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的國際合作樞紐。可以說,海南既具備航天發射能力,又具備地面數據接收能力,還擁有國家賦予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優勢,發展衛星應用產業潛力巨大。 海南將航天作為“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之一重點培育,把文昌國際航天城作為自貿港重點園區來建設,圍繞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三鏈”展開產業布局,積極開展民商衛星數據與應用的國際合作,加強國內外數據交換共享,努力構建國際一流的“航天+”創新生態,打造中國航天產業“走出去”和航天國際合作交流的重要節點。 開幕式上,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國際版及《中國遙感數據全球共享機遇公告》發布。國家航天局、中國氣象局向老撾國立大學、孟加拉賈格納特大學、塞爾維亞BioSense研究所、哈薩克斯坦國家空間研究和技術中心等首批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國際版用戶單位授牌。《中國遙感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藍皮書(2022年)》發布。同時,進行了重大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文昌市市長、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局長劉沖作題為《共享商業航天發展新機遇》的主題報告。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曹曉鐘、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洪太、海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巴特爾、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吳偉仁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吳一戎院士、復旦大學金亞秋院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樊會濤院士,以及國家有關部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專家代表,國內外知名機構和業內知名企業代表等出席了開幕式和主論壇活動。 11月25日-27日期間,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理事會、衛星遙感數據應用與合作院士專家研討會、海南自貿港低空經濟發展院士專家研討會、中國(文昌)商業航天高峰論壇、海南省域高分數據應用推廣活動、文化產業調研等系列活動將陸續舉行。 2023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國家航天局指導,海南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數據與應用中心(中國)、文昌市人民政府、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中國信息協會通用航空分會、海南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等聯合承辦。(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