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6 16:00來源:《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作者:航空
|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潘瑾瑜 報道:記者從2月16日召開的民航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作為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的首個春運,2023年春運期間(1月7日至2月15日),民航運輸旅客5523萬人次,日均客運量138萬人次,同比去年春運增長39%,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的76%。發布會還介紹了1月全國民航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和《民用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建設項目凈空審核管理辦法》等文件內容,就“乙類乙管”政策實施后市場恢復情況等問題答記者問。40余家中外主流媒體在線上參加發布會。 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介紹,40天春運期間,民航保障航班53.6萬班,日均1.3萬班,同比增長15%,恢復比例超過八成;平均客座率74%,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航班正常率96%,與去年持平,比疫情前提高16個百分點。從單日旅客運輸量看,1月27日(正月初六)達到179萬人次,創下自2021年5月6日以來時隔631天后的行業單日新高。從機場方面看,旅客吞吐量恢復到2019年春運同期90%以上的有66個機場,其中54個機場恢復比例超過100%。從熱門航線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成都等城市間航線需求旺盛,北京—三亞、廣州—上海、深圳—成都等15個客運量排名靠前的航段客座率超過85%。商可佳表示,民航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1月18日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對春運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部署要求,及時監測研判、精心組織調度、守牢安全底線、落實防控要求,民航系統在更加重視航空安全、穩妥有序恢復運力、持續優化防控措施、提升旅客出行服務等方面重點發力,旅客運量大幅增長,重點物資運輸暢通,航班運行平穩有序,圓滿完成各項保障任務。 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副主任吳世杰介紹,1月,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84.1萬小時,環比增長75.2%,同比增長11.0%;累計飛行34.2萬架次,環比增長78.2%,同比增長10.4%。通用航空飛行3.1萬小時,同比下降48.0%。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安全運行態勢總體平穩。1月,民航運輸生產總體呈現快速恢復態勢,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3.9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3.9%,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9.5%;旅客運輸規模快速回升,完成旅客運輸量3977.5萬人次,同比增長34.8%,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4.5%;貨郵運輸淡季特征明顯,完成貨郵運輸量49.0萬噸,同比下降25.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2.9%。全行業共保障各類飛行38.3萬班,日均12360班,日均同比增長10.1%、環比增長63.3%。全國航班正常率為96.6%。 圍繞“乙類乙管”政策實施后的市場恢復情況,商可佳表示,1月8日“乙類乙管”政策實施后,民航適逢春運生產旺季,市場迅速恢復,運行安全平穩。新航季,在國內客運市場方面,將持續保持較快恢復態勢,航班量有望恢復并超過疫情前水平。 對于媒體和公眾普遍關注的國際客運恢復情況等問題,商可佳作了具體介紹。國際航線航班方面,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民航局取消“五個一”和“一國一策”國際客運航班調控措施,回歸在雙邊航空運輸協定框架下實施管理,自1月8日起受理中外航空公司本航季恢復航班申請和新航季的增班申請。從2月6日至12日這周實際執行的航班情況來看,我國已經恢復與58個國家間的客運定期航班,98家中外航空公司共執行795班,比“乙類乙管”政策發布前一周(1月2日至8日,482班)增長65%。中國與泰國、柬埔寨、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6個亞太地區國家間的航班量共增加226班,超過增班總量的70%。通航城市對、通航國家和執飛航空公司數量分別恢復到疫情前25%、64%和80%。國際客運航班量總體恢復至疫情前的9%,中方航空公司執飛航班量占比為62%。中國與阿聯酋、意大利、新西蘭、荷蘭、哈薩克斯坦等27個國家間的航班恢復比例超過20%,其中,埃及、比利時、沙特等6個國家的航班恢復比例超過5成。換季后,隨著國際公商務人員往來和旅游、留學等市場的逐步恢復,航空公司尤其是外航的航班運力調整也將逐步到位,國際航班量有望進一步增加。商可佳表示,后續,民航局將繼續統籌做好運行安全、疫情防控和國際航班恢復工作,與各國民航主管部門保持溝通,及時批復中外航空公司復航和增班計劃,更好滿足國際旅客出行和經貿交往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