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3 14:11來源:《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作者:航空
|
目前,《行李標準》的編制工作已接近尾聲。其中,《民航行李公共信息平臺認定與管理辦法》《民航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 第1~3部分》已正式發布,《民航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 第4部分:RFID存取技術規范》已完成中期工作。 促進智慧化發展 構建航空生態圈 當前,國內千萬級機場已基本完成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通過應用《行李標準》,不斷優化、完善行李相關服務,呈現多個“亮點”。 武漢、長沙等千萬級機場加強服務標準的完善,設置行李補碼工作站,在行李條受損、信息讀取失敗時能及時進行數據再寫入或行李條碼更換,保障系統正常運行。多數機場不僅能按照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要求提供四個關鍵節點的行李信息,還設置了安檢、分揀、行李中轉等節點的掃描操作,豐富了行李全流程運輸的信息,使行李跟蹤的顆粒度更加精細準確。國航在北京首都機場實現了航司自有BRS掃描設備與機場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的數據交互、資源共享,減少了資源重復投入,實現共贏。北京大興、重慶、武漢、昆明機場在行李分揀環節利用RFID技術實現了分揀可視化,在行李經過分揀轉盤掃描裝置后,行李的航班、目的地、行李號等信息可實時顯示在轉盤上方的屏幕上,工作人員可以參照進行行李分揀,分揀效率和準確性有效提升。昆明機場在行李到達節點部署了“RFID+光學OCR”的兼容識讀設備,可同時識別RFID與普通行李條的信息,提高了行李信息識別率。北京大興、重慶、武漢機場提供了行李傳送可視化服務,旅客通過機場大屏,可時時查看行李傳送情況并進行監督,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同志表示,總體來看,《行李標準》的出臺,搭建起了行李相關數據的共用共享機制,打通了行李全流程跟蹤數據鏈條,是進一步健全中國民航智慧出行法規標準體系,推動行業監管水平提升、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隨著《行李標準》后續的落地實施,行李服務的標準化、協同化、數字化趨勢將更加明顯,這將加速促進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深挖市場潛力、創新民航服務,推動行李服務的多樣化、個性化、智慧化,以行李為核心的航空服務生態圈也將進一步顯現。 下一步,民航局將繼續貫徹落實《“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等有關精神,以智慧民航建設為主線,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行李標準》,持續深化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推動國內航班托運行李全面數字化,全流程跟蹤水平大幅提升,千萬級機場間行李“門到門”服務產品更加智慧化、多樣化、個性化,加快構建以行李為內核的服務串聯、數據并聯的航空服務生態圈,打造更便捷、更優質、更智慧的行李運輸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