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石明明、楊玉婷 報道:從1月8日至2月7日,“乙類乙管”新政實施滿一整月,來自上海機場邊檢站的信息顯示,浦東機場口岸在此期間出入境人數穩步增長,該站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48.2萬人次,日均1.6萬人次,環比上升120%,出入境客流量穩居全國空港口岸首位。

上海機場邊檢機關開足通道保障通關(楊夏杰/攝)
“乙類乙管”政策實施疊加春運出行高峰、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全面恢復、國際(地區)航線逐步復航增開等多重利好政策,浦東機場進出港客運航班日均超100架次,環比增長150%。客運航班激增的背后是節節攀升的出入境客流,尤其是進入2月,浦東機場單日出入境客流進一步升至2萬人次,是政策實施前的3倍,客流恢復態勢強勁。
據統計,目前浦東機場口岸往返港澳臺地區的航班約占出入境航班總量的50%,前往港澳臺地區工作、商務、旅游、探親的人員約占所有出境旅客的4成,前往澳門、臺灣、香港的旅客分別為4.9萬、3.2萬、2.6萬人次。
同時,在近一個月間,由浦東機場前往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旅客達4.5萬人次,占所有出境旅客的近2成。目前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游客的入境政策相對寬松,部分目的地還能夠辦理落地簽,因此成為國內出境游客的首選區域。此外,隨著2月6日出境團隊游重啟,加上浦東機場擁有歐美、西亞等長航線航班,使得出境旅游選擇更加多樣,出境游客流預計還將加速釋放。
與此同時,隨著中外人員往來措施不斷優化調整,浦東機場口岸以商務、探親、旅游等為目的的外籍入境旅客正在有序增加,一個月來,有3.8萬名外籍旅客經浦東機場口岸入境,為政策調整前的4.2倍。
新政以來,上海機場邊檢站已為符合條件的90余名外籍旅客簽發144小時過境免簽臨時入境許可,為有短期出行需求的國際旅客創造了更好的出入境體驗。據了解,浦東機場口岸144小時過境政策和疫情前基本一致。來自奧地利、比利時等國家的旅客憑本人有效國際旅行證件(有效期不少于3個月)和確定日期、座位、在144小時內前往第三國或者我國港澳臺地區的聯程客票,可從上海口岸及南京祿口、杭州蕭山、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口岸入出境,免辦簽證,并可在蘇浙滬行政區域停留不超過144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