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4 15:33來源:民用航空網 作者:航空
|
今天(1月13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主題為“介紹優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措施有關情況”。外交部、海關總署、國家移民局、民航局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及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出席。 中外人員往來的管理措施有了這些新變化 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吳璽介紹,新的措施是根據“乙類乙管”總體方案和國境衛生檢疫法的相關規定制定的,起草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疫情形勢的發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以及出入境的需求,可以說暫行措施的總體精神和原則就是要推動中外人員往來逐步走向正常化。當然,我們也會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境外疫情向國內倒灌,防止境外一些新的病毒影響國內疫情的防控。 具體來說,新的防控措施出臺以后有幾項變化: 來華手續簡便了,取消了向駐外使領館申報健康碼的環節,大家在登機之前48小時核酸完成以后,可以填報到海關健康申明卡當中,如果是陰性就可以來華,如果是陽性的在轉陰以后才能來華。另外,在簽證的便利化方面,我們也采取了新措施,恢復了定居、訪問、過境、商務、團聚以及探親和私人事務方面簽證的審發。 航班更多了。取消了對航班的數量、航線以及客座率的限制,現在國際航班正在穩步增長。在公路、水路方面,也在逐步有序的開放更多口岸。 取消了入境集中隔離。來華人員入境的時候不再需要進行集中隔離,只要健康申報正常,海關的常規檢疫沒有問題,就可以直接放行進入社會面,如果申報異常或者有發熱等癥狀,海關會進行核酸或者抗原檢測,如果檢測是陽性,會要求居家或者居所隔離,或者就醫。 自2023年1月8日新的規定實施以來,出入境人數明顯上升。據了解,各個口岸運行平穩有序,我們非常有信心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優化,中外人員往來將逐步恢復正常。 1月8日以來出入境人員數量呈穩步增長有序恢復態勢 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總體方案對優化中外人員往來作出了安排,國家移民管理局也對此研究制定了優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從1月8日實施以來監測情況看,出入境人員數量呈穩步增長、有序恢復態勢。 一是總量明顯上升。1月8日至12日,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日均檢查出入境人員49萬人次,較“乙類乙管”政策措施實施前上升48.9%,是2019年同期的26.2%。 二是海陸空同步恢復。海港、陸路、空港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員分別為2.1萬、42.4萬、4.5萬,較實施前各上升13%、53.3%、33.2%,為2019年同期的36.4%、30.1%、11%。空港口岸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客流最多,日均1.1萬人次,陸路口岸深圳福田增幅最大,日均2.1萬人次。 三是入境數量略高于出境。日均入境25萬人次,較實施前上升54.7%,日均出境24萬人次,較實施前上升43.3%。 民航局:預計國際航空運輸生產將繼續保持穩步恢復態勢 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孔繁偉介紹,為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部署,近期民航局結合實際積極優化調整行業相關政策,解除國際客運航班“五個一”、一國一策、高風險分級、客座率限制、相關保障人員閉環管理等措施,要求民航系統各單位按照安全第一、市場主導、保障先行的原則,確保國際客運航班穩妥恢復;取消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為優化中外人員往來創造便利、通達、快捷條件。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國際航班呈現增長態勢。本周國際客運航班預先飛行計劃數量為563班,通航國家63個,分別恢復至疫情前的6%和87.5%。未來一段時間,隨著國際航空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提升,預計國際航空運輸生產將繼續保持穩步恢復態勢,我們將按照“循序漸進、穩中求進”要求,科學合理安排國際航班計劃,滿足中外旅客國際出行需求。同時,把握好行業恢復發展的節奏,確保安全第一,確保航班量的增長速度同行業的綜合保障能力相匹配,嚴守民航行業的安全底線。 海關總署:進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 特別是XBB等變異株監測 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李政良介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來,海關總署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堅持口岸疫情防控海關的要求,嚴格入境人員交通工具衛生檢疫,科學精準做好人物同防,水陸空同防,為國家防疫作出了海關貢獻。新冠調整為乙類乙管,且不再納入檢疫傳染病以后,海關按照聯防聯控機制統一部署,依據國際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穩妥有序、科學規范做好相關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優化口岸入境人員的衛生檢疫措施。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要求,海關在口岸環節不再對入境人員實施全員新冠病毒采樣核酸檢測。將來華人員行前48小時之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納入海關健康申報內容。海關在口岸嚴格落實健康聲明卡河沿、提問檢測等常規衛生檢疫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