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5 13:03來源:中國民航網 作者:航空
|
自2021年3月開展“五小”創新活動以來,截至今年12月,集團公司各單位累計申報創新項目886項,平均每年有近450個項目,同比達到“十三五”期間年均的18倍。其中認定成果412項,共申報了知識產權117項,取得授權106項。呼和浩特機場除冰廢液凈化再利用項目獲民航團委“青春創客贏”青年創新設計大賽銅獎;機務分公司的“飛機燃油沉淀排放工具車”項目獲2022年“振興杯”內蒙古自治區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專項賽二等獎,第十七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技術革新類銀獎。 聚焦效益 人人參與 創新的能力更強了 11月24日,首都機場集團召開2022年經營管理暨降本增效專題會議,確立了“降本增效、精益管理”的工作思路。 內蒙古機場集團以“五小”為突破口,在經營管理上出點子、想辦法,為集團公司降本增效。呼和浩特機場開展“公共區域照明精細管理創新模式”,節約能耗。呼倫貝爾機場積極爭取政府補貼,實施“全流程落實地方航線補貼資金方案”,2022年共爭取航線補貼資金14827.6萬元,創下近年來航線補貼資金批復最高記錄。內蒙古機場集團持續深化“五小”創新工作,激發群眾智慧,守正創新,產生的效益遠大于投入。 在鼓勵創新的同時,集團公司也加強創新成果應用,擴大效益面,將優秀成果打包推薦給各單位,同時配套提供使用說明和視頻,方便快速應用。同時,發揮績效指揮棒作用,創新考核由加分項調整為考核項,成果應用從“自選動作”變成“規定動作”,讓優秀成果“應用盡用”,以點帶面,發揮體量優勢,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 “五小”創新不僅讓員工的創新熱情得以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也被喚醒,觀念也在改善。原來大家見怪不怪的問題,不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把單位的事變成自家的事,主動發現和改善實際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通過創新解決。烏蘭浩特機場一名特車駕駛員觀察發現客梯車尾梯處沒有扶手,旅客容易摔傷,研究制作了“客梯車尾梯安全扶手”,進一步保障旅客安全。機務分公司常因誤填電子簽單造成結算困難,在集團公司財務管理部的協助下,合力研發推出“機務收費數據糾錯小程序”,提升了工作效率。“五小”創新活動,讓人人都能參與,人人都可創新,各單位發揮聯合互補優勢,攻克一個個難題。
員工集中研討解決工作難題 “創新確實帶來了許多轉變,這種轉變通過創新的激勵帶動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我們明顯地感覺到全員的服務意識提升了,思維也由管理者向旅客角度逐步轉變。”集團公司服務品質部總經理張妙玲表示。 “‘五小’創新創造的效益,在安全服務上的改善是顯而易見的,同時所帶來的隱形價值是人才潛能的開發以及人才隊伍的建設,這是推動集團公司持續高質量發展最寶貴的財富。”集團公司信息科技部總經理王賢表示。“五小”創新已成為集團公司人才建設的一個重要平臺,推動全集團實現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儲備人才的良性循環。 內蒙古機場集團將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凝聚廣大員工智慧發揚“敢想、敢做、敢擔當”的工作作風,直面問題、鉆研業務、攻堅克難。“只要是對安全、服務、效益有促進、對員工有好處,就要動起來、干起來,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研究解決問題和抓落實上,以敢闖敢試的改革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苦干實干的拼搏精神,在新發展階段創造出更多發展成就。”內蒙古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建軍強調。 百舸爭流千帆竟,波濤在后岸在前。在新的征程上,內蒙古機場集團將繼續帶領廣大干部職工,凝聚員工智慧,匯聚發展力量,永葆創新熱情,迸射出更加閃耀奪目的智慧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