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日前在監管一入境航班時,發現兩件十分離譜的托運行李——行李內,藏有尚在蠕動的豬鼻蛇等共計7條,以及包括斑點水龜、佛羅里達箱龜等在內的活體龜199只。此前,攜帶這兩件行李的旅客試圖從“無申報通道”迅速通過,但仍被提前掌握信息的海關關員攔截。后經鑒定,該名旅客涉嫌違法攜帶瀕危活體動物入境,已被相關部門立案調查。

海關截獲的活體蛇。

海關截獲的活體龜。
這名旅客或還有意視而不見,其行李在“先期機檢”中,已被海關施以亮黃色海關封志和關鎖。

所謂“先期機檢”,旨在提高通關效率,改善旅客體驗,目前已在浦東機場入境口岸全面啟用——原先,國際航班旅客從行李轉盤上拿到行李后,推行至海關監管通道,還需費力地將行李再度搬上X光機,經行李檢查后方可出關。如今,“先期機檢”將這道程序前移至行李轉盤起始點,即在行李分揀區域,海關就設置了X光機,提前實施非侵入式過機檢查,一旦發現行李箱中有疑似違禁物品,即對行李施封加鎖。加完鎖和封條的行李被放回行李轉盤,待旅客領回行李,并主動前往海關監管通道自主申報或接受開箱檢查。海關鎖結合了電子圍欄技術,一旦加鎖行李被帶離海關監管區域,即發出警報聲。而對于此前未被檢出攜帶疑似違禁物品的行李,旅客拿到后可免過機,迅速離開機場,實現無感通關。
此舉是在“管得住”基礎上,讓大多數守法旅客受益。浦東機場海關旅檢二科關員鄭遠介紹,入境旅客在接受入境人員檢疫的同時,托運行李已同步接受海關監管,平均200人的入境航班,約300件托運行李,全部完成‘先期機檢’只需要20分鐘。“而且與原先不同的是,大部分旅客在提取托運行李后可直接通關,僅少數旅客行李需現場查驗。總體來說,旅客通關時間較過去壓縮50%。”

12月5日,海關關員在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處監控中心開展先期機檢集中判圖工作。(許欣蕓 攝)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是我國出入境客流量最大的空港旅檢口岸。上海持續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最新措施發布后的首個周日即12月11日,浦東機場進出港航班676架次,進出港旅客5.7萬人次,航班數和旅客數分別恢復至疫情前的近50%和近30%。

上海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夏謙提醒,槍支彈藥、管制刀具、毒品等危害國家安全、妨礙人民健康的違禁物品、動植物產品、其他檢疫物等禁限物品,以及超出應稅額度的個人境外獲取自用進境用品等,均在海關監管之列。旅客行李如遇封志和關鎖,切勿擅自拆除損壞。本次啟用的第三代智能關鎖,具全程定位跟蹤功能,遇破拆關鎖、滯留或路徑異常等情況將自動報警,海關監管區域視頻監控也將全程記錄旅客的違規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