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并印發了《 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 》。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介紹,上海將面向深海空天利用和空間拓展,以戰略牽引、突破極限為導向,推動深海探采、空天利用等技術研發突破及產業化。如發揮上海裝備產業優勢,研發深遠海、極地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發展重型破冰船、高冰級LNG船等極地裝備,服務國家戰略;突破關鍵飛行技術,研制載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
吳金城介紹,上海謀劃未來產業布局方向,主要考慮五個標準:一是技術的“前沿性”,未來產業是技術和市場都還處于孕育期的產業,需要探索最優技術路徑、加快發展壯大;二是需求的“突破性”,未來產業主要面向未來需求,代表了人類對信息計算、生命質量、資源利用、空間拓展的突破愿景;三是影響的“顛覆性”,未來產業是對傳統技術領域和技術路線的顛覆,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帶來變革性影響;四是價值的“戰略性”,未來產業涉及的領域在全球產業競爭合作中具有戰略意義,將促進形成國際標準,樹立行業風向標;五是前景的“爆發性”,未來產業技術成熟后,會形成效益產出的爆發力,對經濟、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產生廣泛帶動作用。吳金城表示,《行動方案》包括總體要求、產業方向、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四個部分,可以概括為“1+4+5+6”。其中,“1”就是一個總體要求。根據《行動方案》,上海將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爭取到2030年,未來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左右。
此外,《行動方案》中還提到,將在浦東、寶山、閔行等地區, 打造未來產業集群,包括腦機接口、生物安全、智能計算、擴展現實(XR)、量子科技、6G技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