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11月9日江西日報消息,江西省委軍民融合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涂瓊理介紹,江西省委軍民融合辦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服務強軍主任務、重點區域主戰場、產業融合主抓手、改革創新主旋律、治理體系主支撐,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在全國實現了“四個率先”,努力在空中再造一個“藍色江西”。據其介紹,江西已先后兩批次獲批10片試點空域和28條試點航線,出臺加快通航產業發展的意見,發布通航產業發展規劃和通用機場建設規劃,出臺設區市每年購買不少于5800萬元通用航空公共服務、加快推進通航產業發展“二十二條”等一系列措施。下一步,將重點做好推進改革成效落地、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發揮綜合支撐效應三個方面的工作。
其中提到,將進一步發揮“軍地民”協同機制作用,創新分層分類使用模式,對省內通航企業相對固定、反復使用的空域,探索按照“一次批準、長期有效”的原則,滿足作業使用需求。最大限度滿足通航企業實際需求,提出有針對性的低空空域劃分建議,最大限度縮短審批時間、擴大報告空域范圍、提供目視飛行航線、提供飛行服務,形成實際能運行、效果可驗證試點內容、模式和效果。加快推進低空經濟服務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工作,全力支撐國防交通體系,依托通用航空企業組建“低空支援保障機隊”,建設江西省“骨干在軍、主體在民、一體化保障”的國防交通網絡,重點謀劃和打造全國性航空交易中心,在應急救援和醫療救護體系建設等服務民生方面,通過加大政府購買服務、提供啟動資金、專項補貼、成果獎勵等形式進行扶持。
以下是江西省委軍民融合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涂瓊理在江西日報專欄中的詳細介紹: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深入推進改革創新,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同時強調,要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加強軍地戰略規劃統籌、政策制度銜接、資源要素共享。省委軍民融合辦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決戰決勝的姿態、敢打必勝的決心,深入推進國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促進軍地空域資源共享,為我省通航產業發展、低空經濟繁榮提供強勁動力,努力在空中再造一個“藍色江西”。
一是保障體系初步形成。自2020年9月我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獲批以來,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高位推動下,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在全國實現了“四個率先”。率先實現線上線下接單運行,今年6月30日,江西通航飛行協調與服務系統順利完成了全聯通、全功能、全流程驗證,通航協調運行中心正式接單運行;率先獲批試點空域和航線,在軍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兩批次獲批10片試點空域和28條試點航線;率先研制基于北斗技術的通航管理系統,按照超級飛行服務站功能要求,建設了江西省通用航空監視與服務指揮中心;率先建立軍地民實時溝通機制,構建了三級運行管理架構,成功爭取軍民航主管部門支持,實現低空空域管理由多頭管理變為統一管理。江西通航飛行服務做到了“能報、能批、能看、能管”,為通航飛行插上騰飛的翅膀。
二是國家北斗應用示范項目持續賦能。我省改革試點具有利用北斗三號技術實現通航監視及數據通信等優勢特點。該項目是我國以北斗三號系統為應用驗證的第一個示范項目,是北斗高分衛星一體化應用的第一個示范項目,是北斗三號系統第一個區域示范項目,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將北斗技術應用在通航監視管理服務領域的示范項目。北斗示范項目的開展,為我省低空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低空業態蓬勃發展。通勤運輸、低空旅游、航空運動、無人機植保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江西快線”獲得135部載客類經營許可和運行許可證,已開通“南昌-贛州”短途航線,并成功執飛內蒙古航線。順豐集團旗下的江西豐羽順途科技公司獲得國內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率先步入無人機運輸新藍海。安福武功山旅游區被列為國家通航旅游示范工程,婺源、井岡山、龍虎山等景點低空旅游項目已形成常態化飛行,吉安桐坪機場輕型飛機空中體驗飛行、跳傘、動力傘、熱氣球等航空運動有序開展,直升機“全省通”活動成功在9個設區市舉行,無人機植保在全省各地得到全面推廣使用。
四是扶持政策不斷完善。出臺加快通航產業發展的意見,發布通航產業發展規劃和通用機場建設規劃,出臺設區市每年購買不少于5800萬元通用航空公共服務(江西省《關于全省各設區市購買通用航空公共服務的暫行辦法》)、加快推進通航產業發展“二十二條”等一系列措施(江西省發布《加快推進通航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為低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全省軍民融合系統將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成效轉化為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強大動力,堅決扛起使命擔當,聚焦服務強軍主任務、重點區域主戰場、產業融合主抓手、改革創新主旋律、治理體系主支撐,努力為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貢獻“江西力量”。落實到助推低空經濟發展上,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進改革成效落地。進一步發揮“軍地民”協同機制作用,創新分層分類使用模式,對省內通航企業相對固定、反復使用的空域,探索按照“一次批準、長期有效”的原則,滿足作業使用需求。持續提升協調運行中心平臺支撐能力,加快推進基于北斗技術的低空飛行監管平臺建設,著力構建通信、氣象、導航等飛行服務保障體系。最大限度滿足通航企業實際需求,結合省域內通航公司數量、分布和作業需求,提出有針對性的低空空域劃分建議,最大限度縮短審批時間、擴大報告空域范圍、提供目視飛行航線、提供飛行服務,形成實際能運行、效果可驗證試點內容、模式和效果。
二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驅動、固強補弱、融合發展”的思路進行統籌推進,在政策和規劃制定、大項工程主導和投入以及低空經濟的組織管理和服務保障上多做文章。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優化營商環境,在市場的開發、培育、引導、拓展、規范上多下功夫。在應急救援和醫療救護體系建設等服務民生方面,通過加大政府購買服務、提供啟動資金、專項補貼、成果獎勵等形式進行扶持。
三是發揮綜合支撐效應。加快推進低空經濟服務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工作,全力支撐國防交通體系,依托通用航空企業組建“低空支援保障機隊”,彌補大型飛機戰略投送力量在低空運輸保障中的短板和不足,建設江西省“骨干在軍、主體在民、一體化保障”的國防交通網絡。打造通航支撐體系建設,依托我省航空制造的區位優勢,重點謀劃和打造全國性航空交易中心,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支持產學研用合作培養通航專業人才,加大通航專業和管理人才引進的補貼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