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提升重大災害應急救援通信保障水平和實戰能力,解決城市消防救援高空視頻監測盲點,近日,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建成投勤全省首座消防無人機機場。
強力推進機場建設
消防救援局、省消防救援總隊“兩項改革”工作建設以來,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對照任務清單,研究措施,積極探索,推進無人機機場建設。
無人機機場系統主要由機巢、無人機、控制中心等三部分組成,其中機巢位于支隊天寧大隊東南消防站樓頂,無人機位于機巢內,控制中心可以通過網絡實現遠程控制。
機場建成后,可實現東南消防站轄區內高空監測巡防全覆蓋,并可兼顧周邊隊站部分轄區。支隊、大隊也可以對東南消防站轄區內的居住小區、工業企業等開展日常消防安全巡查,災情先行偵察,向指揮中心傳輸可見光、熱成像等圖像信息,為日常監督執法、滅火救援、火災調查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據。
實地開展功能測試
支隊立足實戰需求,借助無人機機場的運作配合,充分利用無人機靈活快捷的特點,及其在紅外夜視、熱成像、實時圖像傳輸、高空喊話、智能巡航等功能,發揮無人機在滅火救援、應急救援和重大安保活動中的輔助決策作用。
在經過半個月的緊張調試和測試,針對中雨、六級風、夜間等復雜環境開展實戰測試,安全起降200余次后,9月20日,無人機機場正式投入執勤備戰。
深化實戰功能拓展
今年以來,支隊深化拓展滅火救援“一短三快”理念,全力打造單兵無線電設備調度語音“塔臺對話”、無人機機場視頻“先遣偵察”模式,開展指揮員無線電設備全程跟警、無人機機場初戰先遣偵察,實現了“調度快、偵察快、預警快、響應快、圖傳快”,火情偵察大幅前置。
支隊將無人機機場控制平臺對接119智能接處警系統,一旦指揮中心對所屬隊站下達出動命令,無人機場即可實時接收警情地理信息GIS坐標信息,確保無人機場航拍偵察跟著警情走。
無人機機場與轄區隊站車輛同步出動,實時將行進途中無人機畫面傳輸至支隊消防指揮中心和轄區單位指揮員,初期階段,同步了解著火單位基本情況、著火部位物質和周邊水源等情況,通過無人機場“快速偵察”實現指揮中心“全程跟蹤”。
同時,無人機機場能夠自動規劃航線,定期執行全景圖、二維制圖、三維建模工作,將后臺存儲的高清視頻影像轉化為含有地理坐標信息的數字模型并保存在云端。
在下一次飛行采集圖像數據后,與本次飛行采集到的信息進行比對,通過AI的自動分析找到新的違章搭建,20分鐘便可代替人力半天的巡檢工作量,大大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無人機巡防的加入為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增加了空中維度的力量,補齊了巡查的空中力量,使得整個巡查工作變得更加立體,也讓違法搭建無處遁形。
無人機機場的探索應用,是以城市安全治理“一網統管”為抓手,以消防安全“除患治違”為目標,聚焦群眾關切點以及消防安全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堵點,針對重點作戰對象和重大隱患區域的防滅火工作,運用紅外成像技術和無人機場智能巡防平臺的一次有益實戰。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將圍繞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強化科技賦能,為全面提升消防治理和滅火救援工作質效提供服務保障。
來源: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