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3 20:53來源:中國民用航空網 作者:航空
|
據中國航空報報道,5月11日,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甘肅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行“應急使命·2022”抗震救災演習。此次演習,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設主演習場,在嘉峪關市、金昌市、酒泉市、武威市等設分演習場。西部戰區成立軍隊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抗震救災行動。航空工業研制生產的運20運輸機、“翼龍”無人機、直8直升機、運9醫療飛機等多型裝備參加高原高寒地區抗震救災演習。
![]() 演習中,中部戰區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組成的中國國際救援隊乘運20實施跨區支援,直抵“受災”最嚴重、情況最復雜的“震中區域”進行救援力量,初步具備了模塊化編程、機動性突擊特征,遂行極端條件下任務能力,實現了質的躍升。 在指揮部統一部署下,2架攜帶空中自組網裝備的“翼龍”無人機隨即升空,與微波散射設備和高通量衛星協作,在900多千米的大跨度范圍內,構筑起縱貫河西走廊的通信網絡,恢復了各救援隊伍與指揮部之間的救援通信。 演習模擬張掖市發生5.8級余震,多棟高層火勢蔓延,有居民被困樓頂。根據現場指揮部指令,森林消防昆明航空救援支隊直升機飛抵高層建筑上空,救援被困樓頂的居民。 演習中,西部戰區空軍運9醫療飛機奉命接應,轉運災區危重傷員。 除了各型飛機、直升機以外,中航國際全資子公司飛思通信自主研發的Ka波段高通量相控陣寬帶衛星通信終端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次演習是飛思通信自主研發相控陣寬帶衛星通信終端首次在國家級應急演練的實戰應用,也是國內首次在國家級應急實戰演練中應用相控陣寬帶衛星通信技術,充分驗證了相控陣寬帶衛星通信在高海拔、高溫高寒極端惡劣環境下的穩定、可靠性能。 這些在“應急使命·2022”演習屢屢出鏡的國產航空產品,體現了全國防災減災日設立14年來,我國航空救援領域的長足進步;而其在演習中的優異表現更體現了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成效,進一步支持了演習的科學調度、精準指揮與高效展開。 |
上一篇:AC352直升機完成局方審定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