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4 12:13來源:《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作者:直升機
|
記者肖敏 報道:日前,為進一步提升航空醫療救護能力,深化拓展試點,推動制度固化和成果轉化,促進航空醫療救護業務實現廣泛覆蓋,民航局和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關于深化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到2024年底,航空醫療救護范圍進一步擴大,航空醫療救護服務標準逐步完善,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覆蓋廣泛、模式多元、服務優質的航空醫療救護體系,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深圳東部通航救護轉運墜崖受傷游客 ![]() 中信海直通航與北京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備勤保障冬奧會高山滑雪賽場 自2019年3月民航局和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方案》以來,全國已有600多家醫療機構與30余家通用航空企業達成開展航空醫療救護工作意向,每年開展航空醫療救護飛行近2000小時,救助傷患者2000余人,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構筑起“空中生命線”。 ![]() 湖北同誠通航與武漢亞心醫院合作,到校園操場緊急航空轉運受傷學生 ![]() 南航通航緊急轉運海上患病船員
《通知》明確,試點單位包括前期試點通知公布的醫療機構、經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篩選新增的醫療機構和民航地區管理機構篩選的通用航空企業,并公布了新入選的74家試點醫療機構和28家試點通用航空企業名單。 《通知》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深化試點工作任務。一是完善地面保障。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組織試點醫療機構于2022年6月底前公布現有醫療機構直升機起降場地目錄清單。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民航地區管理機構積極協調、指導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在醫療機構、高速公路、體育場館、戶外景區等規劃、改造建設直升機起降場地,織密航空醫療救護網絡。二是暢通空中通道。民航地區管理機構要督促各地飛行計劃審批管理部門認真組織落實航空醫療救護飛行計劃審批“綠色通道”,進一步簡化計劃審批程序。協同衛生、應急、體育、文旅等單位科學劃設常態化航空醫療救護“生命航線”。三是加大專業培訓。國家衛健委、民航局加強對國家航空醫療救護培訓基地及相關行業組織的指導,及時完善并更新航空醫療救護培訓大綱、教材、課程、考綱及題庫等培訓資料。依托國家航空醫療救護培訓基地及行業組織,加強對上機人員(航空器駕駛員除外)培訓機構的業務指導。參與試點的醫療機構、通用航空公司要將航空醫療救護業務培訓納入日常培訓范疇。鼓勵并支持試點醫療機構所在地區的高等醫學專業院校加大航空醫療救援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研究開設相關專業。四是制定標準規范。民航局會同國家衛健委發布相關標準,明確航空醫療救護運營條件、實施流程、服務標準、適應癥指南、設備藥品和人員(航空器駕駛員除外)資質等要求。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民航地區管理機構要加強對試點單位和行業協會組織的指導,及時總結提煉試點經驗。民航地區管理機構要做好機上專業救護設備加改裝適航批準工作,提高加改裝時效。五是探索發展模式。試點醫療機構要加強與通用航空企業的溝通配合,并于2022年10月底前明確業務合作關系和模式。通用航空公司要恪守“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原則,夯實安全運行“三基”,強化風險管控和應急處置,在嚴格遵章運行,確保飛行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開發具有市場潛力的航空醫療救護服務產品。鼓勵社會資本、保險機構、慈善和公益組織積極參與航空醫療救護事業。探索航空醫療救護區域合作發展,共建區域一體化發展模式,實現資源優化共享,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和使用效率。 《通知》指出,要從加強組織領導、優化協同機制、注重宣傳引導、強化試點評估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