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25 12:22來源:無錫日報 作者:中國通航
|
走進宜興丁蜀鎮的浦南村地塊,“T”字型構造的通用機場雛形初顯。不久前,機場航站樓正式封頂,目前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800米長的跑道施工加快,將于年底基本完工。按照計劃,通用機場將于明年上半年正式投用,屆時,無錫將正式步入“通用航空”時代。 從五年前的一張白紙,到如今占地11.6平方公里的通航產業園,發力通航產業、發展樞紐經濟的夢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在太湖灣科創帶上,通航產業園作為“十園”之一,位于科創帶最南端。“這五年一直在做產業的精準布局、優質資源的快速集聚、基礎工程的扎實推進,可以說是在打造一種‘后發’優勢,以積蓄足夠的能量撬動爆發式增長,引領太湖灣科創帶、宜興科創區‘展翅高飛’。”通航產業園相關負責人坦言。
構建空中通勤網絡,融入長三角,建起無錫對外航空樞紐大格局是園區發展的第一步。隨著低空空域的開放,近年來,新疆、江西、浙江等多地開通了城市間短途運輸航線。“飛行55分鐘,比地面交通縮短兩個小時。”丁蜀通用機場相關人士表示。未來丁蜀通用機場可以和全國的通用機場實現網絡化運營,市民可以早上從宜興出發,進行高效的商務、旅游活動,實現當天快速來回。據了解,目前,亞捷等一批通航本土企業已與產業園達成合作協議,未來計劃將總部遷至丁蜀,開展商務飛行、空中游覽、培訓等多項業務。眼下,產業園還在加快1800米跑道的申請,致力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公務機機場、航空物流集聚地。
隨著跑道的開工,去年以來,園區所呈現的資源集聚效應不斷放大,占地3000畝的產業園核心制造區招商引資快速突破,航空制造全產業鏈發展提上日程。產業園負責招商的工作人員透露,如今,園區每周都要接待幾波來自全國各地的通航企業,涉及制造、維修等多個方面,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企。這批投資者除了看中機場本身的地理優勢外,更看中無錫通航產業的后發優勢。瞄準整機制造、飛機零部件、高端智能裝備、復合材料等產業方向,宜興深耕上海開展定點招商外,充分發揮鄉賢資源招引優質項目。目前,多個項目已與園區簽訂了合作備忘錄。
作為首家落戶產業園的企業,道尼爾海翼有限公司好比是一個“超級引擎”,釋放出了強大的科技創新與人才集聚效應,為宜興科創區實現跨越趕超增添了能量。今年3月,由我市交通集團、產業發展集團、德國道尼爾公司共同研發生產的新一代水陸兩棲飛機成功首飛。而目前在造的第二架原型機上,無錫團隊擔綱著80%的機體結構圖設計、100%的航電電氣線束圖設計以及30%的機械系統安裝圖設計工作。隨著項目的深入推進,宜興道尼爾人才團隊已由最初的20多人擴展到70多人,實現了與德國同步開展設計、材料研發等工作。企業年產48架海星飛機的生產線也已架設完畢,預計3—5年后可以達產。
打造通航小鎮,早在產業園規劃之初,無錫便提出了這一構想。而在太湖灣科創帶建設背景下,通航小鎮的建設將充分發揮出這條綠色生態帶的資源優勢,打造環太湖旅游新亮點。機場投用給小鎮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除了公務出行,還可實現空中旅游領略太湖風光,開展跳傘、空中攝影等娛樂項目。上月,國藝娛樂新城項目落戶宜興。據悉,國藝娛樂未來計劃在宜興通航小鎮建設博物館、主題公園、游樂場等,打造宜興旅游新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