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26 17:59來源:E通航 作者:中國通航
|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補貼政策,帶動通用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但政策適用范圍未及時調整,現行政策的局限性有所顯現。”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吳仁彪呼吁,及時優化、加強通用航空政策引導,進一步促進通用航空發展。 通用航空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吳仁彪介紹,絕大部分通航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尤其是受疫情影響,企業收入普遍銳減。一季度,全國傳統通航企業飛行同比下降56.2%,其中培訓類和消費類降幅超過70%;無人機飛行13.8萬小時,同比下降34.3%。廣東、湖北等地更為嚴重,企業營收銳減。多數通用機場也因疫情停止運營,收入大幅減少。與此同時,通航企業要統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成本支出相應增加,導致資金壓力迅速增加,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強。
為此,吳仁彪建議,進一步優化完善現行通用航空補貼政策,將無人機企業納入補貼范疇,對保障應急救援任務的通用機場予以補貼,明確申報、發放補貼的標準,規范工作程序。并加大對保障城市群、經濟帶、大灣區等國家戰略實施提供通航服務的支持力度;在災害頻發、偏遠及地面交通不便地區投資建設運營通用機場,更好體現國家政策的導向與激勵作用。
“鼓勵地方政府擴大購買通航作業服務,為通航發展提供相對穩定的市場。”吳仁彪認為,地方政府可結合當地搶險救災、社會民生保障等需求,明確資金渠道,購買通航作業服務,保障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