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22 09:39來源:孫博翔 飛行邦 作者:中國通航
|
近年以來,各種突發公共危機事件逐年增多,給社會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因此,各級政府已經開始越來越重視防災減災與航空救援工作的結合運用模式。但災害和突發公共危機事件的多樣性及不可預知性帶來的危害仍然是普遍存在的。 在一些發達國家,通用航空一直被廣泛的支持與充分運用,特別是在航空應急救援中發揮著專業獨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一個事關國民生計、國家政治穩定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興產業。通用航空與應急救援產業是催生相關科技創新發展的主導產業,同時也為相關領域里的科學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因此,不管是從應對自然災害,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角度看,還是從政府職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考慮,加快發展通用航空應急救援產業,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裝備力量的建設都迫在眉睫,這是擺在各級政府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 航空應急救援的現有問題
盡管各級政府開始重視航空應急救援的重要作用,但是國家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和安全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在災害和突發公共危機事件面前存在著幾個不適應的現象:一是航空救援投入與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不適應;二是缺乏信息支撐,航空應急救援管理和救援的手段滯后,與國家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危機事件的需求不適應;三是航空救援的缺失與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地位不適應;四是通用航空應急救援的現狀與民航大國高速發展的形勢要求不適應;五是航空救援水平與人民的期待不適應。
目前,國家并沒有航空救援的總體機制和模式,缺少國家的整體完善設計規劃,缺乏規范有效的指導,也未出臺航空應急救援的政策文件。各省(市、區)政府看到航空應急救援建設的重要性,許多企業便試著以航空救援為切入點發展通用航空,有的地區卻也出現了盲目跟進的現象;通航公司、衛生醫療部門忙著建立空中救援體系,并購買可供運營的直升機和選建直升機起降場,進而形成了各自為政、重復建設、多頭操作的現狀。
一個城市相同類型的公司都從事同一件事情,卻由于目的和定位不明確,通航與救援的關系不清楚,現在盈利的企業幾乎是零,耗費了大量資金和時間。現在航空器容易買到,但選型與培訓卻需要專業人才從何來、管理問題如何解決、發展機制和運行體系怎么建立、平時和災時怎么運行結合、怎樣才能持續發展?很多地區都還沒有制訂出相關方案。
缺少整體方案設計
目前,直接關系航空應急救援建設的相關部門還沒有大的具體動作,至今國家還沒有出臺航空救援的政策文件。在災難救援中反應最快、作用最大、效率最高、最無可替代的航空應急救援產業建設,至今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推進。
還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在全國通用航空快速發展與航空救援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有些地方仍是外行領導內行,甚至是外行領導外行。這樣復雜矛盾的環境對發展航空應急救援事業十分不利。
中國航空救援的問題主要是體制和觀念的問題,缺少整體設計規劃和執行能力。如果這些根本性的問題不引起重視,要把通用航空應急救援建設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難以實現的,政府應立法來規范航空救援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建立符合國情的完善機制
一般來說,發生全國大型災難的概率并不高,若是將龐大的機隊裝備、數百個機場的設施、龐雜的人員機構在大量時間里用以等待在災害和突發公共危機事件中進行救援,而不能合理開展布署運用,有序進入市場為經濟社會和國民提供服務,將是國家一筆龐大的資源浪費。如今一些民營通航企業已經開始進入航空救援領域,同時開始探索其市場化的道路,如與保險公司、急救中心進行整合協作。
根據中國現有的國情,發展航空應急救援必須建立一個符合國情的完善機制,走產業化發展、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現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通航市場日趨成熟,目前已基本具備航空救援發展的社會基礎和環境;航空救援體系建設最活躍的力量在民間,民營資本最早覺醒,應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參與。近年來通用航空熱的爆發,民營資本占有了整體發展重要的地位,完全依賴政府靠財政支撐是很有限的。因此,必須充分發揮民間的社會力量,促進政企聯合、政府主導的救援產業發展,并著手不斷改善法律法規環境,正確引導民間資本進入航空救援產業,形成強大的整合量能,共同推動航空應急救援產業的發展。
因此,完全可以將一個城市的公安、消防、林業、醫療等部門統歸市政府的專門機構在應急辦的協助下進行管理,將政府的航空應急救援產業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管理、統一調度指揮,合理進行資源配置,科學裝備飛機機型,有序使用空域資源,避免多頭操作、重復投資,以政府的航空應急救援隊伍為主導力量,再整合公安、消防、醫療等各方資源優勢和力量,集中優勢兵力形成政企合力。政府應建立起整合協調和規范有序的應對機制和空中救援力量,這樣才能在突如其來的各種災難面前協同作戰有效應對。
總之,應該建立出一套新的通用航空應急救援機制與模式,以政府決策為主導,企業為載體,以航空救援為核心,市場為導向,走公益性與商業性相結合的空中救援事業產業化發展的新思維。這種機制與模式,不僅解決了通航機場的布局、裝備設施和通用航空救援產業建設的問題,而且還能有效調動起社會力量,發揮了民營資本的巨大作用,增強了國民意識。用產業化發展和市場化運作的運行機制,解決建成后如何生存運行和持續發展的問題,減輕政府常年的負擔,這才是現階段國家通用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可靠道路。
|
下一篇:不斷發展的通航短途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