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25 13:00來源:戰武軍事 作者:中國通航
|
我國的科技迅速發展,促進得我國高科技裝備的研制同樣迅速。就在最近,我國無人機又取得了一項輝煌成就,這款無人機研制的時間不到半年,卻有一項全球首創的成果、三大優勢,能夠應用在多領域。
據媒體報道,在1月16日,于西南的一處通用機場,全球首款大型三發通用型多用途無人機首飛成功,這款無人機是由我國四川的一家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預計將于2021年全面推向市場。
首飛過程中,無人機從機庫停機坪,自主駛入起飛線,接到起飛指令后進行滑行、加速、騰空等動作,沿著預定航線和空域自主飛行,整個過程中,無人機狀態良好,各系統工作正常,在二十七分鐘后平穩著陸,自主駛出了跑道,滑回機庫停機坪。
根據介紹可以知道,這款大型三發通用型無人機,是“雙尾蝎”無人機基礎上的三發動力增強改型,最大起飛重量由兩千八百公斤,提高到了三千兩百公斤,這個研制過程僅耗時不到半年時間,也就是說,這款無人機是半年不到就研制成功了的。它還有一項全球首創的能力,無人機三發布局是一項全球首創,使得它的環境適應性和任務能力全面提升。
為什么要全球首創這樣一個成就呢,三發布局的優勢到底有哪些?這架科技企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據稱,三發無人機擁有三大優勢,包括短距起降出色,滿載滑跑距離不超過五百米米。三余度供電,即使兩臺發動機發生故障,仍然可以安全飛行。而且三臺發動機使得該款無人機,飛行速域更廣,最大飛行高度可以達到九千五百米,有很強的高原適應能力。
這三項優勢下,它可以應用的領域也非常多,在搶險救災、森林防火、地理測繪、氣象探測、空中應急通信、電力巡線、航空物流等行業都可以應用,讓這種高科技產品服務應用的范圍變大,也更有利于我們的生活。
短距起降出色,因此它能使用的環境要求就很低了。據介紹,該型無人機具有出色的短距起降性能,滿載滑跑距離不超過五百米,抗側風能力也很強,因此可以適應不同類型的通航機場起降,這也是它之所以可以應有在很多領域的原因之一。
三余度供電,使用該款無人機時,即便遇到意外,也有了回轉的空間,畢竟三臺發動機都壞了的概率幾近于無,可以最大程度保證無人機的安全飛行。至于飛行速域更廣,這也與該款無人機的設計有關,這款無人機翼展二十米、最大起飛重量3.2噸、最大飛行時間能達到三十五個小時,在機身左部、右部、后部分布三臺發動機 。
這也證明了我國無人機研發,不僅僅只是速度上擁有巨大優勢,中國速度早已揚名全球,還在產品的創新科技上也不落下風。對于我國無人機技術,一名美國網友這樣說道,中國擁有美國都沒有的技術,不知道美國專家在研發些什么。美網友酸了,其他國家網友則表達了祝福和期待,希望無人機技術能夠真正用上。(李昕)
|
下一篇:大型商用無人機"鴻雁"成功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