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05 17:57來源:中國民航網 作者:中國直升機
|
因為動輒數萬元的高昂費用,直升機醫療救援一直被貼上“富人專屬”的標簽。直升機醫療救援到底如何在商業邏輯中兼顧公益,也是被反復提及的話題。如何減輕患者負擔,找到一條能被大眾接受的運營模式,成為國內率先入局的通航企業、醫院等機構正在探索的課題。
![]() “空中ICU”
上演《生死時速》
7月24日17時,在湖北十堰市醫院上演了一段45分鐘的空地聯合救援的生死時速。一架直升機從十堰市人民醫院起飛,隨后,直升機穩定地停靠在一個高速服務區。救護擔架快速將重病的老人轉運到救援直升機上。沒多久,直升機返回到十堰市醫院,短短45分鐘時間,完成了空中轉運的艱難任務。通用航空醫療救援憑借其機動性和快速性在難以通達的地方開辟出一條生命線。
隨著中國國民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的復蘇與通航業的不斷發展,航空醫療救援服務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知曉。“空中救援包括緊急救護、有計劃地轉院或運送人體器官和血液”。通航救援專家說,其中緊急救護對時間要求較高。醫學上常說“黃金救援1小時”,如果在1小時內采取有效的醫學救護措施,患者死亡率可以降低25%。“打飛的”看病,“黃金救援1小時”的作用將會發揮得更加明顯。以運送患者從洛陽到鄭州為例,使用直升機只需30分鐘即可到達鄭州的醫院。
記者獲悉,空中救援所使用的直升機對降落場地也有要求,須為直徑約20米的空曠地區。學校操場、公共綠地、廣場、高速公路服務站、樓頂停機坪等都可降停。另外,天氣、空管、能見度等情況,以及是否符合救援條件都需要提前進行評估。一旦符合救援條件,空中救援將快速啟動包括醫療急救、飛行申請、醫院接收等在內的地空聯動救援程序,并以最快速度前往現場提供醫療救援服務。
航空醫療救援不僅需要專業化,更需要飛一般的速度,為重大患者贏得寶貴的黃金搶救時間。與地面救護車相比,直升機在急救和運送病患方面的速度比救護車快3倍~5倍,可以有效降低事故死亡率40%左右。遇到地面交通擁堵時,直升機救援的優勢更是顯而易見。
直升機作為航空應急救援核心裝備,能更快速到達水上、陸路不可通達的作業現場,進行搜索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工作,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應急救援方式。一般來說,救援地域情況比較復雜。航空應急救援在處置各種突發事件過程中,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限制較少等優勢,能夠垂直起飛降落,不需要大面積機場,且能批量運載物資和傷員。
![]() 航空醫療救援加速起飛
近年來,隨著外出旅游、務工、留學等人數的不斷增長,我國公眾在境內外遇險、突發疾病后對遠距離、大跨度醫療急救等需求不斷增長。在突發意外時,如何才能從危險中把人救出來、轉出去并得到有效救治?專業航空醫療救援,無疑是快速有效處理此類情況的最佳途徑和手段。其不僅能夠提高突發事件的響應時效性,還為危重傷員及危重疾病患者搭建起一條“空中生命通道”。
航空醫療救援作為全球公認的最高效的救援方式,已成為現代化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發達國家大多建有完善的航空醫療救援體系,德國的醫療救護直升機可以在15分鐘內到達其國內任何一個地方,每年執行救護任務達10萬余次;美國的航空醫療救援覆蓋了全國60%的洲際公路網絡,能夠為其境內84.5%的人口提供20分鐘抵達現場的服務保障;瑞士、加拿大、日本、挪威、捷克等國都建立了相應的空中救援體系。
隨著我國航空醫療救援需求的不斷增長,目前已有一些機構引進了經過我國及國際民航機構共同認證的專業醫療飛機,并在國內外航空醫療救援中開始發揮作用,有效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但距離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航空醫療救援需求還有很大差距。對于普通百姓而言,這是個陌生而遙遠的詞語。目前,只有交通運輸部直屬的中國救撈旗下的4支救助飛行隊,可執行國家海上專業救助打撈任務。
隨著商業救援的發展,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進入航空醫療救援領域,發展我國自己的專業航空醫療救援成為大勢所趨。去年9月,中國紅十字999專業航空醫療救援機隊正式成立。其擁有2架空客H135專業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1架達索獵鷹2000LX飛機、1架灣流G550專業航空醫療救援固定翼飛機、2輛航空醫療救援專用車、100名航空醫療救援隊員。機隊所有航空器都經過了專業醫療改裝,配備了EC?MO(體外膜肺)、嬰兒暖箱、機載血庫等全套世界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并取得了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中國民航局(CAAC)認證,是真正意義上的“空中ICU”。
目前,國內還有諸如專門針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空中救護的專業運營商九九九空中救護有限公司、海航集團旗下的金鹿航空救援服務公司、華彬亞盛通用航空與120急救中心等,合作提供空中醫療轉運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