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23 22:37來源:今日民航IFLY 作者:中國公務機
|
論壇開場的中國商務航空高峰對話,嘉賓探討全球及亞洲商務航空發展新趨勢 然而,近三年來,隨著市場發展非理性因素的逐漸退卻,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樞紐機場供公務機使用的起降時刻不足等問題開始凸顯,公務航空市場進一步發展得不到與之相匹配的資源保障。“成本高”“不好用”一度讓公務機運營商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記者從論壇了解到,目前中國市場有30架左右公務機處于待售狀態,這個數字甚至接近中國內地市場公務機總保有量的9%。 不過,盡管感受到“寒意”,國內絕大多數公務機運營商依舊選擇繼續“堅守”。從論壇與會嘉賓所傳遞的信息看,除了情懷以及看好中國公務機市場未來外,更為主要的是,從業者對現階段的問題有準確的認知,也相信通過彼此共同努力最終能夠取得突破。 今日民航IFLY雜志在論壇現場配發 包括亞洲商務航空協會主席劉暢、中國公務航空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廖學鋒在內的多位嘉賓表示,公務航空市場走勢與經濟周期密切關聯,伴隨美國歐洲經濟形勢的好轉,歐美公務航空市場明顯復蘇,尤其是美國,飛機交易量大幅攀升。 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公務航空開始大勢向好。根據通用航空制造商協會(GAMA)的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共交付446架公務機,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也體現出全球公務航空市場延續了復蘇勢頭。 而在中國市場,緊跟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公務航空市場也進入到相應的轉型調整期。劉暢表示,中國市場現階段公務機引進增量可能會出現下滑,但這代表不了行業的中長期發展。從業者應該在調整期更多地去探討適合中國市場的公務機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 今日民航IFLY雜志在論壇現場配發 |
下一篇:公務機發動機如何頂住“烤”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