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08 20:39來源:中國通航網 作者:通航網
圖:淅川借助雨季飛播造林。 6月6-7日,一架裝滿臭椿、黃連木、鹽膚木、南欒等林木種子的美國貝爾-206直升機,借助機翼高速旋轉的力量多次從淅川縣丹江大觀苑直升飛機停機坪,緩緩升起,來回穿梭在馬蹬鎮、大石橋鄉等地偏高偏遠荒山的上空,撒下2.1萬斤純凈飽滿的種子,這是淅川縣借助雨季實施飛播造林,加速推進荒山綠化的場景。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區,立地條件差,荒山面積大,山高路陡、交通不便,造林難度大。飛播造林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點,特別適合在交通不便,造林難度大的深山、高山地區。為加快全縣荒山造林綠化步伐,淅川縣連續多年爭取飛播造林項目,自1980年首次在該縣飛播以來,全縣先后在西簧、大石橋、盛灣、馬蹬、上集等10個鄉鎮飛播造林63.3萬畝,其中有效面積51.81萬畝,荒山披上綠裝,呈現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據了解,淅川縣2017年飛播造林面積3萬畝,采用混交模式,共飛播50個架次,涉及丹江口庫區大石橋鄉和馬蹬鎮10分播區,總投資50余萬元。飛播結束后,該縣與播區所在鄉鎮簽訂飛播造林合同書,明確雙方責任,對飛播區域全部實施封山育林,每2000畝配備一名護林員,定崗定責,確保造林成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