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2-06 11:38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中國航空
|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4日報道,東歐國家阿爾巴尼亞準備以拍賣的方式出售40架前的蘇聯和中國軍機。這些戰機的起價達8572美元(約合5.6萬元人民幣),已經有美國、法國和意大利買家對這些老舊軍機表示了興趣。 拍賣會將于今年2月22日舉行,拍品包括運-5、直-5、殲-7在內的多架前蘇聯和中國戰斗機和軍用直升機。這些準備拍賣的飛機年事已高,備件不足且缺乏燃油,都已經喪失作戰能力,甚至不少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停飛納入洞庫封存,但直到2004年才徹底從裝備名單中劃去。 作為曾經東歐社會主義諸國之一,阿爾巴尼亞曾是蘇聯的鐵桿盟友,該國的軍備建設也有著濃重的蘇聯色彩。1946年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阿爾巴尼亞就利用蘇聯贈送的12架雅克-3型殲擊機組建了該國第一個殲擊機大隊,成立了阿爾巴尼亞人民軍空軍。 在蘇聯等國的援助下,阿爾巴尼亞空軍規模逐漸擴大。20世紀50年代末中蘇論戰爆發后,阿爾巴尼亞與蘇聯的關系突然中斷,中方對阿爾巴尼亞的軍事援助規模也不斷擴大。自1962年開始,包括殲-5,殲-6,殲-7戰斗機、殲教-5,初教-6教練機,轟-5輕型噴氣式轟炸機在內的大批國產戰機出口阿爾巴尼亞。到上世紀60年代末,阿爾巴尼亞擁有了155架中國生產的戰機,再加上阿國本來擁有的蘇制戰機,其空中力量相當可觀。 進入20世紀70年代末以后,阿爾巴尼亞同時與中國、美國、蘇聯等大國交惡,霍查的內政政策也失誤頻頻,黨和國家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1991年阿爾巴尼亞發生劇變,但阿國的政治經濟局勢在后來的幾年里反而變得更加動蕩,陷入嚴重的經濟困難,軍費開支被迫裁撤,1997年全國騷亂更是給了6年“民主”歷史一記響亮耳光。 雖然阿爾巴尼亞曾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出動過殲-6、殲-7戰機侵入南聯盟境內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但阿爾巴尼亞的空軍力量也在劇變之后逐漸衰退,名存實亡。飛行員年均飛行小時數從300小時暴跌到了15小時左右。 正如阿爾巴尼亞前空軍司令阿斯特里特·亞烏皮曾經所說的:“中國援助時代的強大空軍力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著國際戰略環境的變化,西方國家不會像中蘇那樣真心援助阿爾巴尼亞。在2009年加入北約后,阿國也不再需要一支獨立自主的空軍,“山鷹之國”只能作為一個小兄弟,看著美國人的戰隼在自家頭上飛翔。 到了2004年,阿爾巴尼亞停飛了該國所有的固定翼飛機,只剩下了直升機部隊,如何處理這批中國/蘇聯制戰機也成為了一個問題。而在決定拍賣這批中國制戰機之前,曾有消息稱阿爾巴尼亞空軍打算將該國的中、蘇制戰機全部送給美國,“以供其研究中國戰機的技術”,但遭到了美方的謝絕。 雖然戰機送人不成,但阿爾巴尼亞的中國戰機卻引來了歐洲航空愛好者們的關注,管理極度松弛的阿空軍對于過來撿破爛“淘寶”的軍迷們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也促使阿爾巴尼亞現政府做出了拍賣廢舊戰機的決定。 |
上一篇:漫漫航班怎么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