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27 20:28來源:華夏時報(北京) 作者:航空
|
2016年伊始,航空公司與攜程、去哪兒等網站之間的戰爭全面爆發。兩個曾經親密無間的行業終于撕破臉皮;而以往兩個不同行業的內斗者,如今已經各自形成自己的陣營,并誓死捍衛。 這場看似創新與壟斷之間的戰爭,在過去一年一直在進行軍備競賽。然而它產生的誘因更像是一場革命,是新技術與傳統渠道的斗爭,是創新精神與傳統利益集團之間,一場不可避免的時代戰爭。 在這場新的戰爭中,曾經的革命者攜程、去哪兒,反而成了被革命的人。 意料之中的辭職 2015年最后一天,南方航空、海南航空、首都航空發布聲明,稱于2016年1月1日關閉在去哪兒網開設的旗艦店。 緊隨其后的第一個工作日(2016年1月4日),國航、東航發表同樣聲明,關閉在去哪兒網開設的旗艦店。 同樣在這一天,去哪兒網創始人、CEO莊辰超宣布卸任去哪兒網CEO及董事職務,同時辭職的還有莊辰超的核心團隊。 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在公眾面前名氣并不大,大佬、名人、意見領袖……這些詞與他從未產生過關聯。但在中國互聯網圈,莊辰超是與李彥宏、周鴻祎相提并論的搜索領域鼻祖級人物。以技術著稱的莊辰超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了中國機票產業的業態,那些年他還是個革命者。 2005年去哪兒網問世的時候,莊辰超29歲。彼時已經成立6年的攜程旅游和它的掌門人梁建章并沒有把莊辰超放在眼里。 攜程旅游于1999年隨著互聯網的浪潮問世,并迅速揭開了機票市場第一次革命的序幕。憑借互聯網帶來的優勢,至2005年時,攜程旅游已經成為機票代理市場上的巨無霸。 去哪兒網的出現對于中國旅游產業而言是一次歷史性的變化,“垂直搜索”對于2005年的互聯網用戶而言,是一種新鮮且極具吸引力的體驗。去哪兒網也為被攜程遠遠甩在身后的中小機票代理機構提供了與巨頭同臺較量的機會。 彼時,中小機票代理機構在去哪兒的平臺上,向攜程釋放了各種“價格戰”。而團結了中小機票代理機構的去哪兒網,也逐漸成長為除攜程外最大的網絡在線購票平臺。 攜程最終在去哪兒的攻勢下,也開放了自己的平臺。至此,由去哪兒網帶來的垂直搜索概念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習慣,也徹底改變了機票代理機構的運轉方式。而兩次機票代理革命的引導者,最終分別成為市場份額最大的兩家企業。 這一格局一直保持到2015年10月,二者宣布合并之前。2015年5月,攜程向去哪兒網發出并購邀請,彼時莊辰超面對媒體表示“決不可能”。但不到半年之后他便食言了。10月26日,攜程旅行網宣布與百度公司達成一項股權置換交易。根據交易內容,去哪兒網的股東百度,將通過此交易以所持去哪兒網與攜程進行股票交換,攜程與去哪兒合二為一,二者長達近10年的恩怨至此畫上句號。 隨后,有機構在2015年年末曾預測,莊辰超將于2016年離職,2016年上班第一天,預言成真。莊辰超此前的表態和辭職方式,為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離職原因其本人從未開口講述,但就結果而言,對于莊辰超的離開,似乎所有人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超350億蛋糕消亡 攜程網與去哪兒網的十年纏斗,爭奪的實際上是機票代理商。代理商是近20年,民航業市場競爭格局下,各個航空公司相互競爭的核心。 在互聯網興起之前,航空公司銷售能力有限,于是便采取了通過支付傭金的方式,驅動一個下游行業為之服務。代理商必須配備門店、電話、送票員等硬件投入,因此航空公司讓出一部分票價金額作為代理行業的“生存空間”。隨著航空公司之間競爭的加劇,此后又出現了促銷費、后返、量返等附加傭金模式,其傭金比例最高時接近票價的10%。 但隨著電子客票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賣票變得越來越容易,技術創新減少了硬件投入,攜程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新技術的優勢讓攜程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訂票網站。去哪兒網開啟的第二次機票革命則是以平臺化模式取代以往的單一訂票途徑。 據公開數據計算,截至2015年年末,最大的兩家互聯網訂票平臺攜程與去哪兒的市值總和已經超過1000億,二者總和已經超越了中國任意一家航空公司的市值。 原海航旅業總裁、必去科技創始人馬國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內航空公司的平均利潤率大約在6%左右的水平,代理商直接分走的傭金卻是票價總收入的8%,這是不正常的。” 據馬國華推算,航空公司向代理商可以提供的傭金總額,將由2014年的年度總額356億銳減為97億(2016年年度總額)。 “國資委要求三大航2016年將機票直銷比例提高至50%,營銷費用下降50%。代理商的利潤空間將因此急劇減少。”馬國華說,“國資委的優勢是它的視野高度,它可以看到所有國資企業的數據變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其他行業的直銷比例都在提升,只有航空業止步不前,必然存在改革空間。另一個原因是懲治貪腐,給代理的費用是6%、7%還是8%,長期以來就是航空公司自主決定,這里面就會產生權力尋租,過去一年航空業貪腐案高發,也是整治代理行業的誘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