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26 20:41來源:網易航空 作者:中國航空
|
隨身行李限制—執行極差,多次遇到機上行李全滿,造成強制托運、爭吵、耽誤起飛的情況。而商務常旅客往往都很守規矩,隨身一件行李,大包小包的多是一些乘機較少的旅客,這時航空公司的不作為實際傷害了最重要的客戶。在登機口地服人員應該更加嚴格的執行行李規格檢查,把矛盾留在飛機外。曾經遇到某航的空乘對我生硬辯解,這是登機口放上來的跟她們沒關系,難道不都是一家公司的人,還要旅客區分你們的部門劃分么。 機上有嬰兒出沒—毫無作為,國航航線嬰兒占比從2011年的0.6%增長到了2014年的0.9%,以一架飛機平均100-200人算,也就是基本必然會遇到至少一個嬰兒,這還只是嬰兒,沒有算有些還不太受控制的兒童。機上嬰兒哭鬧是常旅客最頭疼的事之一,航司卻沒有任何舉措,其實仔細想想有很多事可做。比如分析常旅客喜歡座的座位區域,把嬰兒座位強制分隔遠離;比如準備一些耳塞,或者請嬰兒專家提供些安撫嬰兒妙招的建議并準備好相應設備工具;甚至對由嚴重哭鬧行為家長放任不管的,也應該建立黑名單制度。、 3、里程服務和價值 里程價值是常旅客最核心的決策因素,但有些國內航司給人的感覺是相盡辦法要降低旅客手中的里程價值,不斷設置使用障礙,似乎希望作廢越多越好。就我遇到過的幾件事可以說明,有次過年想用里程換北京上海的票,當時因為過年商務航線人少,官網滿屏的4折左右機票,可是免票卻一張沒有。這一點南航做的比較好,淡季換票還有里程優惠,吸引力較大。還有個例子是2015年底,航司提醒我有一萬多里程要過期(老換不到票可不就只能等過期),于是我打開國航APP想換個商品,遇到了至今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就是APP上商品翻頁居然不靈敏到了需要算好手指觸屏角度,搓3-4次才能成功翻頁一次,翻個頁翻出了中獎的感覺(最新版本好像修復了這個問題)。說到APP順便也說說南航的客戶端,每次值機時都要用戶輸入身份證號和航班號,誰會背的出航班號呢,于是只能先打開第三方APP查到自己的航班號再回來填,有力推動了第三方應用的使用。橫向比較所有主流消費類APP,除了支付環節似乎都沒有這么重復驗證用戶身份的。從以上幾個例子也可看出,用戶體驗被航司放到了多么靠后的位置。 再說說這個受讓人要提前幾十天登記的問題,這個真的有必要設置這么高的障礙么,比如大部分人一開始都懶得登記父母,可第一次想給父母換票時,肯定來不及等這個登記期。從理念上講,讓常旅客的里程能更容易的為別人換票(常旅客之所以叫常旅客就是因為自己經常要出差沒空自己玩。。,甚至能夠給朋友換票得到現金收益,這不是一件提高旅客忠誠度的好事嗎。至于如何避免有機構拿這個策略去非法牟利,但這是精細化管理的事,一刀切絕不是管理。 漫談了一番旅客服務,歸根結底是航司沒有讓真正的用戶參與到服務政策規則的制定,常年沿襲老規矩老習慣。同時,在技術創新,流程創新,服務上下游的合作方面,航司又缺乏動力常年不變。殊不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旅客在別的領域已經被優質高效的服務寵壞,如果哪家主流航空公司能夠先在旅客服務方面打破局面,很可能將會迅速獲得常旅客市場競爭的強大優勢。 旅客服務政策的制定,需要聆聽真實旅客的意見,橫向比較國內外航司的優秀實踐經驗,而不是由很少花錢坐其他航司航班的人員憑經驗制定,作為一名常旅客,筆者從來沒有接到過任何航司的服務調查電話,最后只能用腳投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