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8-07 09:08來源:新華社 作者:航空
|
據新華社今天凌晨發布的最新消息,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于6號凌晨在吉隆坡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7月29號在法屬留尼汪島發現的飛機殘骸經鑒定,屬于馬航MH370航班客機。馬航方面隨后也發表聲明說,法國政府、法國民航安全調查分析局、馬來西亞調查組以及來自中國和澳大利亞的技術代表在法國圖盧茲共同確認,在法屬留尼汪島發現的襟副翼來自MH370客機。
此外,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已經向員工發布全面重組計劃,預計大約有6000名職員將被解雇。重組之后,新馬航將于9月1日開始正式運營。
馬航確認留尼汪島殘骸屬于MH370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宣布,此前在留尼汪島上發現的殘骸確定來自馬航MH370客機。從去年3月客機失聯到發現并確認殘骸,中間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馬航剛剛發布聲明,對MH370乘客親友致以最深切哀悼。聲明稱,留尼汪島發現的殘骸經法國、馬來西亞、中國和澳大利亞調查人員確認來自MH370,馬航已將該信息告知乘客和機組人員的家人,期待發現更多物品,幫助解開謎團。
MH370被認為“終結”于南印度洋海域。留尼汪島位于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距離此前搜尋MH370航班的澳大利亞西海岸四千多公里。距離如此之遠,殘骸是如何抵達的呢?
“印度洋的兩大主要洋流可能是殘骸漂到留尼汪島的原因”,海洋學專家稱,可以收集從墜機當日到現在的洋流衛星資料,以衛星圖像為基礎進行模擬,最終判定殘骸從哪里來,并界定出可能的墜機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法國官方的表態卻與馬航與納吉布有細微的不同。法國巴黎共和國副檢察官塞爾日·馬科維亞克在巴黎幾乎同時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表示,經鑒定,7月29日在法屬留尼汪島發現的飛機殘骸有很大可能屬于(very strong supposition )馬航MH370航班客機。
然而,在召開發布會之后,馬科維亞克沒有回答記者對措辭不同的疑問便離開會場。
航空專家們認為,即便發現了首個證據,要解開MH370消失之謎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如果要進一步發現更多殘片,需要專家們深入分析數百公里內的洋流變化,以及南印度洋去年一年類所有的氣候變化。
如今,各國的搜尋工作還在繼續,圍繞航班失事的各種疑問仍有待解開。
去年3月8日,從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馬航MH370航班在馬來西亞與越南空域交界處與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失去聯系。今年1月29日,馬來西亞民航局宣布,馬航MH370航班失事。
去年7月17日,原定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MH17航班在烏克蘭東部地區墜毀,機上298人全部遇難。
兩次空難致馬航重組 新馬航9月開始運作
馬航在空難發生前的數年里,就已因為區域間的激烈競爭而出現巨額虧損。2014年接連發生的兩起空難事故則成為了壓垮馬航的最后一根稻草。馬航最大股東馬來西亞主權基金國庫控股去年宣布對馬航實施私有化,以實行重組。
根據馬航發布的公告,一家全新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即將成立,接手現有馬航的資產和債務。目前,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已經向員工發布全面重組計劃,預計大約有6000名職員將被解雇。重組之后,新馬航將于9月1日開始正式運營。新馬航將削減飛往西方國家如歐洲的長途航班,更專注于區域中程航線。
法新社報道稱,該計劃在電郵中宣布,這是馬航新任首席執行員慕勒(Christoph Mueller)在改革方面“邁出的第一步”。
郵件稱,馬航將會提供至少1.4萬個工作崗位,但是目前,馬航一共有約2萬名員工。郵件中并沒有提及具體的數字。此外,穆勒在記者會上曾表示,“技術上而言我們已經破產,遠在2014年發生不幸事件之前,績效早已下滑”。穆勒說,他會確保所有被裁人員“在無損尊嚴的情況下離開”。
馬航新任首席執行官米勒說,公司經營在2014年遭遇兩起重大航空事故前已開始走下坡路,目前馬航處于技術上破產狀態。他說,馬航重組計劃將分三個階段,希望在2017年至2018年實現盈利。
有分析認為,自馬航MH370失事以來,社會對于馬航的技術產生了高度質疑。接連幾屆的高層替換都未能符合技術的標準。具體是技術的問題還是管理的問題不能取決于片面的事件分析。馬航最終的結果以至于龐大的航空公司瓦解,這也將是給全球的航空公司敲了一個警鐘。
分析:困境并非一次重組能解決
因為兩次空難震驚全球的馬航一直陷入經營泥沼,馬航試圖通過重組方案來用三個月的時間打造一個所謂“全新的馬航”,并期望2018年實現收支平衡。
除了裁員、縮減航線、出售飛機等重大動作之外,馬航還在進行著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員工培訓等。分析認為,從馬航重組的主要投資集中在客戶服務和信息技術方面可以看出,馬航依然希望通過提升服務來換取乘客的信心。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希望通過這次改革建立起全新的馬航,并且能夠重新成為東南亞地區的主要航空公司。在前述的公開發言中,穆勒提出,馬航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在2015年“止血”,然后明年實現穩定,并在2017年重新獲得增長。
但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馬航在此前三個財年業績均出現巨額虧損,而2014年接連發生的兩起空難事故更令馬航雪上加霜。對于目前處于經營困境的馬航來說,想要在未來一兩年內實現扭虧為盈難度很大。
東南亞航空市場整體競爭激烈,運力持續增加的同時收益卻在走低,加之后續兩次空難讓馬航的困境雪上加霜,作為一個典型的傳統網絡型航空公司,馬航已經在東南亞市場連連失利。數據顯示,2003年至今東南亞的低成本航空超過25家,運能比例甚至超過50%。面臨著內憂外患的馬航,其困境也許并非一次重組能夠解決。
據公開資料,馬航的主要股東為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持股比例高達近70%。其他持股機構包括先鋒集團、道富集團、黑石機構信托、紐約梅隆銀行等,持股比例均在5%左右。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于1993年成立,歸馬來西亞財政部管轄,其成立目的是“促進經濟增長,以維護國家利益為依歸,進行戰略性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