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肖敏 報道:群英會京華,濟濟展風采。3月27日~29日,首屆中國民航國際化人才技能大賽全國賽在京舉辦。在3天的時間里,從民航各地區、各專業領域、各崗位預賽3792人中選拔出的79名選手緊緊圍繞“培養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提升國際素質、展現民航風采”主題,展開緊張激烈角逐。

比賽現場(中國民航工會供圖)
在這里,一個個自信昂揚的身影展現出民航人精湛的專業素養,一張張青春洋溢的面孔展現出民航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他們講述著中國民航故事,展示著中國民航國際化發展成就,他們切磋技藝、交流經驗、提升技能,為國際化助力民航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創新 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
此次技能大賽由中國民航工會聯合民航局人事科教司、民航局國際司(港澳臺辦公室)、全國民航團委共同主辦,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承辦,民航局空管局和首都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協辦,是貫徹落實民航科教興業、人才強業戰略,加強民航職工隊伍建設改革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此,民航局黨組、全國總工會均給予高度重視。民航局副局長韓鈞現場觀看大賽決賽并在大賽閉幕式上寄予廣大職工殷切希望,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二級巡視員杜文甫等同志出席大賽并為選手頒獎。
大賽專業度高,是大家的一致感受。“大賽得到了民航局黨組和全國總工會精心指導,既是中國民航工會技能競賽工作的創新,也為民航國際化人才培養探索了新路徑。”大賽組委會主任、中國民航工會常務副主席王鐸告訴記者。
作為2022年民航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和激勵機制修訂實施以來的第一項全行業競賽,大賽采用了新的激勵機制,即決賽個人綜合前9名的選手被授予“全國民航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個人綜合前15名的選手被授予“全國民航金牌員工”榮譽稱號,榮獲大賽個人綜合成績第一名的選手按程序授予“全國民航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此次大賽是民航國際化人才交流學習的新陣地,進一步發揮了技能競賽在構建民航職工技能形成體系和暢通職業發展通道方面的積極作用,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創的目的。”王鐸說。
此次大賽不僅是疫情政策調整之后第一項民航全行業技能競賽,也是今年民航工會第一項線下大活動。民航工會舉全會之力大力推進大賽開展,大賽承辦單位國際合作中心工會也認真籌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協辦單位首都機場集團、民航局空管局各司其職,全力支持大賽成功舉辦。
前期,民航各單位也是高度重視,均嚴格按照中國民航工會等部門《關于舉辦首屆中國民航國際化人才技能大賽的通知》精神,積極組織開展預選賽,合理設置比賽環節,選拔出優秀選手參加全國賽。南航行政管理部副總經理李軍麗告訴記者,去年南航內部就在各部門開展了專業規范的預選。在預選中,南航不僅將英語能力作為選手必備技能,而且更加注重選手的國際視野,從多方面篩選出符合決賽要求的優秀選手。
經過各單位嚴格公正的多輪篩選后,最終來自全國民航28個參賽單位的79名優秀選手入選全國賽。這些選手有的來自民航管理局,有的來自航司、機場等一線崗位,有的來自中航油、中航信等航空保障單位,有的來自民航科研院所。來自民航各行各業各崗位的他們同臺競技,以高度的專業性共同在全國賽上為大家獻上了一場民航國際化人才交流的饕餮盛宴。
切磋 千錘百煉方成器
全國賽分為半決賽和決賽兩部分,半決賽以理論知識考試和實際操作比賽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主要考查參賽選手的民航對外工作基本知識水平與能力素質。決賽以參賽選手個人展示為主,包括主題展示和現場問答兩個模塊。
決賽中,15位選手通過流暢的英文演講,立足崗位分享了自己對于民航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理解與感受。李鑫來自南航客艙部,她用流利的英語娓娓道來,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客艙中為外國友人提供真情服務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對于南航國際化的思考。李理是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英語教師。她的個人展示的主題是用兩個步驟說好民航故事。在她看來,第一個步驟是寫好教書育人的故事,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個人能力水平因材施教,為民航培養國際化人才。第二個步驟就是通過贏得教師技能比賽,發表高水平論文,編寫行業標準等,講好民航教師敬業奉獻的故事。來自空管局的郝龍在民航已經工作了14年,豐富的工作經驗造就了他對民航國際化工作的深刻理解,也讓他得到了評委們的充分肯定。
在決賽中,還有的選手分享了適航審定領域的國際視野,有的交流了自己在航站樓管理部的工作感悟,他們都立足崗位,從多角度闡釋了自己對于中國民航國際化的思考和對所從事專業領域的探索研究,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共鳴。
“你怎么看待民航綠色發展?”“你認為國際合作是零和游戲嗎”“你認為行業恢復發展需要改進的領域有哪些”“你認為應該如何衡量成功”“你在工作中使用ChatGPT嗎”……組委會設定隨機抽取的現場問題涉獵十分廣泛,對選手的全球視野、邏輯思維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在有限的兩分鐘里,選手們也是從容不迫,清晰展示了自己對中國民航參與全球治理工作的思考、對綠色發展、航司競爭、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等的觀點與看法。他們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豐厚的綜合素質、靈活的思辨能力和優秀的外語表達能力贏得臺下觀眾的陣陣喝彩。
民航工會經審會主任齊金升告訴記者,評委主要是從展示內容、語言表達、儀表氣質、應變能力、綜合評價等五個方面評分。同時,為確保全國賽的公平公正專業,組委會組織成立了由行業內、外有關專家組成的命題和裁判員隊伍,認真開展命題工作。決賽前還組織對裁判進行了培訓,統一思想、明確任務。
據了解,此次大賽受到行業內外的高度關注,人民網、工人日報等知名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通過中國民航報視頻號、中國民航網微博等多平臺同步直播的決賽現場,累計觀看次數達5.3萬次,點贊次數達2.2萬次。“優秀的臺風、流利的外語、開闊的視野,選手們淋漓盡致地展示了我們民航專業化人才的水平和風采。”觀眾一致認為。
提升 立足崗位再出發
加快培養國際化人才是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民航業作為戰略型基礎性產業,推動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和國際航線網絡體系構建,是我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標志和任務。當前,中國國際航空運輸正在安全有序恢復,中國航空市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將為世界民航繁榮發展提供良好機遇,也將會給民航的國際化人才提供建功立業的廣闊舞臺。
“專業國際化人才必須要有優秀且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高效的交際溝通能力,幫助我們最大限度‘求同’,更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存異’”。 “堅定的政治立場,廣闊的全球視野,專業背景、團隊合作能力和開放心態,這都是民航國際化人才所應該具備的。”“參加此次比賽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啟發。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自己不僅要切實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還要注意跨學科知識的融合和拓展,全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爭取為民航培養更多各層次各類別的國際化人才。”……通過比賽,觀眾和選手都對于民航國際化人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進一步明確了努力方向。
大賽期間成立民航國際化人才聯盟,更是讓現場選手和觀眾備受鼓舞。“要在國際合作實踐中培養鍛煉人才,拓寬培養渠道。”“在工作中我們要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在對外事務實踐中不斷提升處理復雜國際事務的能力。”“民航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不僅需要個人努力,不斷夯實基礎、實踐鍛煉、錘煉本領、提升能力,還需要各單位的高度重視、統籌規劃、有力保障、持續培養,帶動民航員工隊伍不斷提升國際化素養,吸引和激勵更多的民航國際化人才脫穎而出。”“民航國際化人才隊伍正在不斷發展壯大,我們將為譜寫交通強國建設民航新篇章,推動國際民航的安全、有序、高效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參賽選手紛紛表示。(編輯:王亞玲 校對:金杰妮 審核:韓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