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日趨完善的通航基礎配套設施,湖北省通航飛行服務站建設規劃也為通航真正“飛起來”鋪平了道路。武漢、宜昌和荊門通航飛行服務站等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北轄區內20家通航企業也積極參與其中,實現了飛行計劃處理、航行情報、氣象信息、實時監控、應急救援等基本功能。
荊門通航秋季播種作業
武漢漢南通用機場作為湖北省通航機場網絡布局的重要一子,于2016年10月16日啟動建設,2017年10月30日全面竣工。機場總占地面積919.85畝,按通用機場A1類標準規劃,可保障A類、B類和H類飛機的飛行需求。2021年,漢南通用機場啟動2400米跑道擴建工程,擴建后的漢南通用機場將具備4C級別機場的硬件條件,可承接雙發中程窄體客機的起降。
而包含漢南通用機場在內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通用航空及衛星產業園作為“航空小鎮”,以“產城融合、以城帶產、以產興城”理念為指引,對標上海、蘇州等先進園區,是“通航+”一體化產業布局的綜合體。該園區已基本形成“五橫七縱”、全域貫通的交通路網體系,目前正在啟動通江四路、通江五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如此打造的通航產業園區,不僅推動了武漢市經開區企業社區、國際通航客廳等生活配套項目的建設,所踐行的“十五分鐘生活圈”理念也在不斷完善該園區城市功能。
“不斷升級漢南通用機場硬件是為了強化核心資源優勢,而完善園區生活保障是為了實現通航產業與城市的融合發展。”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通用航空及衛星產業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布局合理、門類齊全、功能完善、技術領先的武漢通航產業體系基礎建設只是湖北省通航基礎建設布局落地的縮影。建設規范化、發展理性化、設施新型化的通航基礎設施注重運營效益和盈利模式,為湖北省通用航空真正“飛起來”夯實了基礎。當前,湖北省正在積極準備向國家空管委申報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加快推進湖北省納入國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以全省低空空域靈活高效使用為目標,實現空域資源的動態釋放,健全通用航空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
產業集聚強發展
通用航空業具有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截至2021年底,湖北省通航發展各項指標向好,政策布局與基建落地的效果已逐步顯現。在冊通航飛機數量達到204架,同比增長14.2%;新增4家通用航空公司,總數達到27家;已有390家無人機企業在線獲得經營許可證。其中,通航企業完成飛行9.45萬小時,比2020年增長36.5%,與2019年持平。一個個數據體現出湖北省通用航空繁榮發展的景象,肥沃的通航發展土壤讓武漢“中國通航之都”以及“世界航空運動之都”的目標成了“跳起來就能摘到的桃子”。
2017年和2019年,武漢通用航空及衛星產業園先后成功舉辦了2屆WFE世界飛行者大會。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定點跳傘項目也在此舉行。航空運動與航空器制造成了其通航發展的兩大重點產業,所帶來的通航運營維護、通航新興服務、通航教育培訓等全產業鏈的集聚式發展,為通航發展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2021年底,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通用航空及衛星產業園引進中航605所項目。該項目由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簡稱“605所”)和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等單位投資,主要投資建立分體式無人貨運飛機系列產品研發及生產制造體系,研發基于人工智能的立體交通控制技術。以中航605所項目為產業鏈龍頭,帶動了園區通航制造的強勁發展。生產制造作為通用航空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其生產規模大、涉及行業多,能夠有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
產業集聚效應的發生,漢南通用機場是核心資源,因機場而起的集聚效應帶來了招商引資的擴大,為持續深挖武漢通航的潛力奠定了基礎。園區先后引進了以吉利飛行汽車為代表的飛行汽車整車、無人機等航空產業產品的研發、制造、產業化項目,以武漢航協體驗中心為代表的飛行體驗、低空游覽項目,以湖北同誠為代表的航天發動機維修及航空探礦、農林植保等通航運營項目,以華中應急救援中心、正陽火神等項目為代表的通航應急救援項目,以星飛客研學板塊、飛行玩家為代表的通航研學教育運營類項目……

同誠通航醫療物資轉運(本文圖片均由民航湖北監管局提供)
一個個項目的引進堅定了武漢通航產業的發展信心。未來,該園區將積極挖掘優質通航項目潛力并深入跟蹤洽談,進一步壯大園區通航產業基礎。初步形成的通航產業集聚效應將為武漢通用航空“飛起來”“熱起來”提供堅實保障。(記者 張人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