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特點使得縱列雙旋翼布局很適合中型到重型直升機,尤其在重型直升機上,這種布局更會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此外,在實際使用中,縱列雙旋翼布局直升機還有兩個較大的優勢:
首先,縱列雙旋翼布局對于重心變化的寬容性非常好,允許縱向重心在一個很大的范圍內變化。
在實際使用中,特別是一線戰場上,這種特性能夠最大程度為機組提供飛行安全冗余:當大量的人員和裝備放置到機艙內,只要總重量不超過極限,基本不需要過多進行人員和貨物的排列。

在進行如圖任務場景下的懸停時,縱列雙旋翼布局的直升機有很大優勢。
其次,縱列雙旋翼布局的懸停控制能力較為突出。
直升機懸停是一個不穩定的動態過程,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任務場景下,直升機只能部分接地。這導致整個直升機旋翼部分,前后與地面之間的高度完全不同。常規布局直升機由于只有一副主旋翼,在應對這種情況時較為吃力。而縱列雙旋翼布局的直升機,因為可以較為靈活地單獨調節前后旋翼的狀態因此體現出了較大優勢。
但在具備優勢的同時,也要看到縱列雙旋翼直升機的固有劣勢:一是設計門檻高,二是與傳統的常規布局通用程度較低。此外,重型直升機的研發與制造極大程度上依賴軍事訂單,市場需求量有限。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一方面有能力、又有意愿設計重型縱列雙旋翼直升機的制造企業在全球來說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其后續型號的改進發展機會也并不多。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目前縱列雙旋翼直升機,除了面臨與傳統常規構型直升機的競爭外,還正面臨傾轉旋翼機的挑戰。
盡管目前以V-22為代表的雙旋翼設計,在重心變化范圍和復雜地形懸停上存在較多不足,但是傾轉旋翼機具備直升機無法企及的飛行速度和航程優勢,已被多個直升機研發和制造商確定為在未來的重點突破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