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0到1的“通航+”夢
中捷通用機場,一架小型訓練機騰空而起,3600米跑道盡收眼底。不遠處,工程車正在對大片土地進行平整。未來,這片土地不僅能夠進行飛行員培訓、復訓,還能夠實現旅游觀光、飛行體驗,也將推動航空物流、航空展會的啟動。
不遠處的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內,世界上最輕快的運動型飛機“鯊魚”已總裝下線,即將量產,大型寬體飛機的維修、拆解、改裝、噴漆等項目也將陸續落地。
“通航+培訓”“通航+物流”“通航+制造”“通航+服務”……多年以來,對滄州遙不可及的通用航空夢,如今已經有了立體的輪廓,并積蓄了無限潛能。
從見證中捷友誼的“拖拉機”,到近乎完整閉合的通航產業鏈,中捷的通用航空產業已成為我市著力培育的“6+5”市域主導產業之一,也成為中捷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名片。

短板、藍海、沒有天花板
讓“不敢想”落地成真
“那時候,別說中捷連一家為飛機做零部件配套的企業都沒有,甚至很多人都沒見過真正的飛機。”中捷高新區經發局原局長王龍成,是中捷通用航空從無到有的見證者、參與者。多年前,當時任中捷產業園區黨委書記呂振華提出要發展通用航空,大家都未免感嘆:“太敢想了。”
時間退回到10年前。瞅準國家開放低空的發展機遇,恰逢河北舉全省之力打造增長極和隆起帶,中捷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請來世界三大航空城之一的蒙特利爾市市長來講解航空的發展潛力,成為中捷人對通用航空的最初印象。
與此同時,河北建新集團董事長朱守琛也將進軍通用航空領域納入日程。
在此前,涵蓋化工、金融、房地產、商業和礦業的建新集團,與通用航空唯一的關聯,大抵就是一款應用于飛機制造領域的固化劑和增韌劑——在化工領域不斷的轉型迭代中,建新擁有了將燃燒廢料轉化為化工單體的能力,并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可以生產制造飛機殼所用的固化劑和增韌劑的公司之一。
機遇與挑戰并存,理解朱守琛的人只是少數。
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朱守琛看到的不光是從平面交通到立體交通的發展必然,還有國內航空業在國際上的相對短板地位。
“事業做大了,總要為國家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他告訴自己。于是,年近花甲、本可以高枕無憂的他,開始了逐夢通航的奔波,2012年收購了在國內排行前八的西安金勝飛行學院,2016年與中捷高新區管委會聯手,成立滄州中捷機場管理有限公司。
一邊是需要交付有實力、有擔當、有情懷的企業進行市場化運營的中捷,一邊是需要平臺和政策、想要實業報國的建新,雙方一拍即合。
心動“鯊魚”下線
成商務出行新選擇
“有本事飛過去啊!”這堵車時的調侃,或許在未來成為可能。不少國家已經開放了低空領域,市民可以飛機通勤。
流線型機身、長長的機翼、靈動的“腮”、通體白色,在捷中鯊魚(滄州)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填補了滄州航空制造業空白的“鯊魚”飛機分外搶眼。

不光是外形出眾,它的性能也讓人心動不已。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輕型運動飛機,“鯊魚”總重只有280公斤,3個成年人合力就可以抬起來,它可以使用普通95號汽油,油耗僅有6.9升/百公里,時速可達333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660千米,不需要專用跑道,在簡易機場、草地均可以起飛降落,整機降落傘最大限度保障安全,售價200萬元以內,曾榮獲“未來飛機”和“最佳輕型飛機”等國際大獎。
2019年,“鯊魚”飛機項目被通航產業園的規劃吸引,正式落戶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
捷中鯊魚(滄州)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閆超一表示,“鯊魚”飛機可以應用到娛樂體驗、航空運動、醫療救援、應急處理、飛行培訓、私人飛行等領域。在國內實現量產后,價格有望大幅降低,不久的將來,“鯊魚”飛機或許會成為一些商務人士的出行新選擇。
“整機3800多個零部件,涉及全球120家供應商。”閆超一說,僅僅這一個項目,就將在未來聚集更多上下游配套企業。
3600米大跑道
可起停空客A380以下所有機型
對于一個通航產業園來說,一條造價過億元、長度3600米、寬45米的飛機跑道,意味著更多的機遇。
別的不說,這與首都機場接近同等規模的跑道,甚至可起降波音777客機。單這一點,就為“客改貨”“大型飛機拆解”“大型飛機維修”等夯實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