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9 20:20來源:《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作者:通用航空
|
通航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基建、新動能和新增長點,是落實交通強國和航空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話發展,其中也包括諸多與通航發展相關的建議及提案。 當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發展通航對于促進產業、消費升級意義和作用重大。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科技委副主任、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濤表示:“要加快建設低空通航交通運輸網絡體系,希望從國家層面,制定'十四五'低空通航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路線圖,開發和培育通航市場潛力,充分發揮通航帶動投資,促進消費,推動轉型的重要作用。” “通用航空在農業植保、人工降水、造林護林、航攝航測、海上和陸地石油運輸、航空應急救援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正因為運營服務涉及農、林、牧、氣象、測繪、應急救援等多個管理部門和事業單位,航空公共服務資源分散,綜合利用率低。”全國政協委員,航空工業科技委副主任、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吳希明指出。對此,他建議建立跨部門軍、地、航協調機制,統籌推動通航產業發展。比如由地方政府主導,成立航空投資管理平臺公司,由平臺公司整合地區機場資源、油料資源、飛行保障資源等,建設“干-支-通”機場,以干線機場為核心打造臨空經濟區,與周邊支線機場、通航機場形成“干-支-通”綜合機場運輸網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呂驚雷則建議:“政府主導,建立跨部門、軍地航協調機制,統籌推動通航產業發展,整合地區航空資源,打造民航運輸和通航運營一體化,支持保障基礎環境,建立應急救援體系,打造若干應急救援基地,支持地區通航平臺公司與通用航空'國家隊'的深度合作。” 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已經連續多年關注通用航空。早在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她就提出“要小康,先通航”的觀點,認為通航產業是大國崛起和綜合國力的象征,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航空制造業被譽為“工業之花”,是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通用航空制造業是航空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促進通航產業發展和低空空域改革的政策,各地亦出臺了相關政策,為通用航空制造業營造了優良的發展環境。 然而,綜合來看,我國通用航空業仍面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從2013年起,通用飛機的數量始終保持上升的趨勢,機隊規模和在冊航空器數量穩步增長。但通用航空器制造商尤其旋翼機制造商仍以國外為主,我國通航整機制造規模尚小。此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進展緩慢,通用航空器自主研發制造能力不足,通用航空運營服務薄弱,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興航空消費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因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陳愛蓮提交了《關于成立中國通航產業制造業協會的建議》,其中建議聯動通航核心制造企業,成立“中國通航產業制造業協會”,加快推動通用航空產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針對我國通航產業零部件制造系統配套不足,難以實現集成和模塊化生產等問題,可通過協會平臺,集中通航產業制造業優勢資源,協調解決制造商小而散、制造企業各自為戰、研制生產缺乏全局性的規劃和布局等問題,促進以通航整機為牽引的零部件制造集群的建立。(記者 陳軒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