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3日,由上海市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主導制定的《無人機編隊表演安全運營通用要求》正式發布。作為國內第一部無人機編隊表演領域的團體標準,該項標準的發布填補了無人機編隊表演領域安全運營標準化的空白。
上海東方明珠無人機燈光秀
近年來,無人機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其中,隨著飛控、導航、通信等技術不斷突破,無人機編隊表演發展迅速,無論是公益宣傳、商業廣告還是個人定制,無人機編隊表演憑借著新穎的展現形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與此同時,部分地區多發生了無人機編隊表演的安全事故,近期節假活動期間又一次發生掉落事故,再次敲響了行業安全警鐘。 上海作為全國無人機編隊表演的最重要應用城市,在推動創新應用和發展的同時,安全運行應放在首位,在上海市公安局的指導下,上海市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率先發布該領域的團體標準,進一步明確了無人機編隊表演領域的操作流程、內容審查、技術要求等方面的安全規范。 上海市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會長王旭明向記者介紹,編隊表演是無人機的一項創新應用,尤其是隨著關鍵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革新,無人機編隊表演能夠滿足新時代下各類活動的宣傳需求,并推動著市場向成熟化進行發展。總體來說,無人機編隊表演具有幾個鮮明的特點。第一,表演過程具備環保性,相較于煙花爆竹而言,無人機編隊表演不會排放污染氣體,能夠在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綠色運行。第二,相對于以往的平面廣告,無人機編隊表演更為靈活,可以短時間內在平面和立體之間切換圖案,展現形式新穎。第三,編隊表演比傳統的空中表演更炫酷,圖案也更為多變,極具震撼效果。綜合來看,無人機編隊表演集環保性、靈活性、多樣性和創新性于一體,是一種結合了科技與藝術的新媒體宣傳形式。但在表演活動場次增多的同時,多個地區先后發生了安全事故,這引起了行業的關注。
為提升無人機編隊表演安全系數,在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總隊的具體指導下,上海市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與專家委員會開展了大量的調研、討論和評估等工作,發現例如產品質量、信號干擾、編程錯誤、設備擺放、天氣環境等多種因素都可能成為無人機編隊表演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還沒有相關的標準文件,亟需對無人機編隊表演的技術、設計、執行等方面開展標準化管理工作。 關于標準化工作的推進和改革方面,王旭明會長表示,國務院早在2015年就印發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確了六個方面的改革措施,其中一個方面便是要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鼓勵具備相應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標準,增加標準的有效供給。”上海市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以此為立足點,將制定無人機編隊表演領域的團體標準納入協會2021年重點工作之一。 在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總隊和警務航空隊的指導下,協會聯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感知學院導航與無人機技術研究所、上海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浙江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安徽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蘇州市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南京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溫州市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上海東方網股份有限公司(地標馬克)、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上海翰動浩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傲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鋒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穿越千機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等諸多研究院所、高校專家、行業企業一同開展了標準的前期調研、立項評審、標準編寫、征求意見、內容修改、標準評審等工作,于10月3日正式發布了《無人機編隊表演安全運營通用要求》。 該項標準的發布旨在為政府決策者提供參考,為行業管理者提供依據,為應用使用者提供指導,提升無人機編隊表演領域的安全系數,進一步完善了上海市無人機行業的安全管理體系。同時,除了無人機編隊表演以外,今后上海市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將從全生命周期進行考量,構建更為全面的行業標準體系,進一步推動無人機行業安全、有序、健康、高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