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06 17:18來源:中國直升機網 作者:中國直升機
|
推動資源共享,引領行業助發展
中心創建以來,多次組織行業技術交流會,分享中心掌握的前沿技術動態,進一步探討本領域關鍵技術,推動資源開放與技術服務交流共享,引領空港地面設備行業發展。
2014年,中心聯合江蘇省航空航天學會,在威海成功舉辦“第二屆航空勤務論壇暨航空地面保障裝備技術研討會”,推進了航空地面保障領域軍民科技的有效融合及創新發展。
2015年,為貫徹落實民航局《民航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文件精神,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威海培訓基地在中心成立,培訓基地發揮了中心在研發、制造、師資、現場實訓條件等方面的優勢,致力于為空港地面設備行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2016年,中心研制的“大容量低入口豪華型機場擺渡車”及“自行式萬向傳輸航空集裝貨物裝載機”分別獲得山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等獎。
2017年,中心主持召開了首屆空港機務(貨運)設備高峰論壇及技術研討會,與行業內專家、同行各公司分享了行業最新動態,重點研討了空港貨運設備未來的發展方向。
2018年,中心和中國民航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首屆空港地面設備電動化技術研討會在威海召開,通過分享綠色經驗,探討新產品、新技術的發展方向,為民航產業綠色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
同時,中心也積極推動設備、技術、專利等資源共享。大型試驗設備參加山東省、威海市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與國內軍民院所實現實驗資源共享,提高了設備的應用水平和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了產品的環境適應性、可靠性、安全性、測試性等綜合性能。中心還面向行業開放專利125項,實現專利資源在行業內共享,促進了空港地面設備行業整體技術的提升。
另外,中心先后受邀參加國產C919大飛機、空客A380飛機地面保障,展現了中心擁有研發、制造國際高端空港地面設備的能力。多年來,中心參與編制了《民航地面設備管理規范》和空港設備檢測相關規范,主持起草了國家標準5項和行業標準1項;多次參與新機場建設方案規劃,多次受民航局及事故鑒定部門委托參與重大事故技術分析,多次承擔行業技術難題攻關,多次受民航局委托參與行業政策制定,主持油改電項目的規劃,研制的電動擺渡車作為綠色空港建設中首批“油改電”示范項目主要產品,通過了民航局節能減排辦公室的審查。
助飛航空強國,砥礪前行譜新篇
未來,中心將繼續貫徹落實《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行動綱要》《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等文件精神,持續開展本領域關鍵共性的工程化和產業化技術的研究開發,助力新時代民用機場高質量發展和民航強國建設。
堅持科學選擇研發方向及課題,持續跟蹤國際航空業發展動態,分析空港設備未來發展方向,從智能化、無人駕駛、車聯網等方向入手,著力開展高端設備的自主創新,全力推進綠色空港建設,引導行業進行產業轉型升級。
堅持以行業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進行技術可行性及經濟性調研,注重解決影響航空地面設備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共性技術問題,面向行業培育空港設備領域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促進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堅持拓展技術領域,大膽嘗試消防車和特種車設備的研發,使其成為中心新的經濟增長點。
堅持做好技術咨詢、培訓、檢測等服務,面向全行業以及上下游的配套供應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支持,促進上下游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堅持產學研合作方向,加大科研成果轉化激勵,吸納行業內優秀人才加盟,努力為行業打造高水平、高層次、自主創新和實踐能力強的工程技術研發人才隊伍,增強中心發展后勁。
作為國內空港地面設備行業唯一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將時刻以“引領行業發展、助飛航空強國”為使命,繼續堅持自主創新,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新舊動能轉換,著力提升行業裝備制造業的競 爭力,努力打造中國空港設備制造業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技術交流的窗口和平臺,為建設世界一流的空港地面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而不懈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