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0-04 22:36來源:藍海長青智庫 作者:中國通航
|
這幾天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圍繞著納卡地區的主權爭奪,而發生的武裝沖突,打的是如火如荼。僅僅這樣兩個高加索的小國,在幾天的時間內就造成了上千人的傷亡,上百輛各種裝甲車輛的毀傷和數十架不同飛行器被擊毀和墜毀,甚至連文明世界的高大上的防空系統S-300也被屠殺。這種作戰強度,讓這些年見慣了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的人們感覺“瞠目結舌”。而在這一系列戰爭結果的背后,來自于土耳其的TB2無人機取得了所有戰果當中的“半壁江山”,這種土耳其自行研發生產的無人機,在阿塞拜疆軍隊手中運用的可以說是出神入化。盡管這型飛機的性能看上去僅能說平平,甚至有些low。一百二三十公里的時速,55公斤的載荷,這樣的一個小身板和稍微高大上一點的無人機,像什么“死神”、翼龍、彩虹,比都沒法比,但它卻能大量運用,產生了讓人吃驚的戰果。如果細細地分析研究一下,你就會感覺到無人機產生的這些戰果,正在顛覆著人們對無人機這種新生作戰平臺的傳統認知。那么哪些傳統的認知將遭到徹底顛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吧。
![]() 土耳其TB2無人機
傳統認知之一,無人機不過是低烈度戰爭當中的玩具,真正在高強度戰爭當中,它的生存力極低,發揮的余地很小。之前很多人都持這種觀點,有些人還把伊朗多次捕獲和擊落美國無人機作為例證,從邏輯上講,美國的無人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伊朗這樣一個并不發達的國家,多次擊落甚至捕獲美國的無人機。伊朗能做到大家都能做到,更何況像美、俄這樣的大國。所以無人機只不過是低強度戰爭當中的玩具,真正到高強度戰爭當中,生存能力很差。其實這里有一個誤解,美國無人機多次被伊朗方面誘殺和獵殺,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無人機的生存能力低,而是因為雙方處于和平摩擦狀態,伊朗有足夠的時間去反復研究、揣摩和試探美國無人機的弱點,逐漸的積累經驗,最終一舉成功。而真正的高強度戰爭當中,對手給你研究、揣摩自己無人機技術和戰術的機會是很少的,這樣的時間窗口也很短,因此美國無人機遭到伊朗獵殺,并不能說明無人機在高強度戰爭當中的生存能力很低。
![]() 伊朗擊毀的美軍無人機
反過來這一次納卡沖突當中,俄制S-300防空系統遭到無人機獵殺,似乎恰恰證明了在未來戰爭當中,無人機的威力不容小覷。而實際上像這一類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在戰爭當中屬于消耗品和半消耗品,它在戰場上的作用,猶如南美叢林當中的殺人蟻一樣,單個的幾個殺人蟻起不到多大作用,但一旦漫山遍野成群的殺人蟻出現后,什么樣的猛獸都要退避三舍。
![]() 無人機“蜂群”戰術
傳統認知之二,無人機正在向高端化方向發展,而隱身化、高速化是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事實上無人機它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不同無人機,它主要是針對各自不同的任務需求而研制。隱身的、高速的、長航時的,這樣一些從技術上看高大上的無人機平臺,有它們的用武之地,而那些簡單的、便宜的、實用的無人機,也需要同時發展,而可能裝備使用的數量會遠遠高于那些高端的無人機。這就好像過去的戰爭當中需要飛機、坦克,但步槍、子彈也同樣需要,而且步槍子彈的裝備量和使用量會遠遠的超過坦克飛機的數量。事實上從這次納卡沖突就可以看到,即使比彩虹、翼龍、“死神”這些無人機還要低上幾個檔次的TB2,都能夠在戰場上大顯身手。所以無人機不能以大、小、先進、落后、昂貴、便宜來分出高低貴賤,整個的無人機家族是以任務需求為引領而發展出來的,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各自適應自己的任務,不可忽視其中任何一個。
![]() 無人機家族分類
傳統認知之三,像速度、載荷之類的硬指標,應該是衡量無人機戰斗力的核心指標。這種觀點基本來自于有人機,在有人機時代飛的快、裝的多,顯然優勢就大。而在無人機則未必是這樣,有的時候長航時可能就是優勢,在長航時面前速度差個每小時幾十公里,那都不是事兒。而有的時候價格便宜,可能就是最大的優勢,因為價格便宜,產量大,不怕損耗,可以損失,在戰場上就能形成數量上的優勢。而從技術上來說,無人機的智能化程度,才是最終衡量無人機先進與否的關鍵性指標。要想避免戰場上遭到對方電子干擾、電子欺騙等大面積防御手段的殺傷,無人機最好的和最終的生存途徑就是智能化,通過人工智能,整個任務過程當中完全自主,這樣一來面對什么電磁干擾,電磁脈沖打擊,那就會“百毒不侵”。而無人機在戰場上大量使用,基礎也是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如果無人機都靠著地面遙控,那么在戰場上高密度大強度的使用,最終將會碰到技術門檻和人力資源門檻。所以說不同的無人機針對不同的任務,它的核心性能是不一樣的。而對所有無人機來說,智能化程度是衡量無人機先進與否的最關鍵的性能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