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12 21:36來源:中國民航網 作者:中國航空
|
通用航空企業經營難、盈利難是當前我國通航產業發展的一大現狀,如何能盈利成為發展繞不開的話題。在浙江東北部海寧市,有一家2015年成立運營的浙江白領氏通用航空公司,當年成立就實現盈利且營收連年實現平穩增長,成為通航界逆襲的一匹“黑馬”。 提及浙江白領氏通航公司在業界很多人并不熟知,乍聽其名難以想象與通航“搭界”,然而今年3月29日,山西沁源縣森林火災后,該公司應國家應急管理部點名由原前置駐防陜西省航空護林站出發奔赴沁源現場滅火,5天時間、每天8小時協同另外5家同行通航公司和全國支援的地面森林消防一起,經過高強度直升機吊滅,為撲滅火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公司4架專業航空護林直升機受國家應急管理部南北方護林總站指派到全國各主要林區前置駐防,先后參與山西沁源、陜西韓城、內蒙古烏蘭浩特五岔口三場比較大的森林火災撲救,由此浙江白領氏通航為社會認知,進而在業界小有影響力。
![]() 2015年10月,浙江白領氏通航公司通過民航局CCAR-91部運行合格審定,短短2年時間里購買重型直升機,也是國內第一家純民營通航公司運行重大型航空器的新通航公司。目前公司擁有俄制卡-32兩架、空中客車H125小松鼠直升機兩架,美國魯濱遜等共7架直升機。 “一開始公司主營業務是航拍,2016年2架R44飛機主要為G20杭州峰會提供航空攝影服務,當年營收800多萬元,利潤300多萬元。”白領氏通航公司總經理程偉士說,雖然公司第一年就實現盈利,但當時國內很多通航公司都涉足這個領域,競爭很激烈,業務同質化趨勢明顯。如果繼續從事單一航拍業務,公司可能也會發展但難以持續盈利,“千軍萬馬”過這個獨木橋注定難以可持續發展。在通航趕考路上,白領氏通航如何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經過廣泛市場調查,最終公司決定從事專業航空護林業務,走差異化發展之路,成為國內一家專業化的、為數不多的“小眾”化通航公司。2017年公司就實現營收1500萬元,2018年營收2700多萬元并且每年保持獲利,預計今年公司營收達5000多萬元。 在國內多數通航公司經營困難、虧損等情況下,浙江白領氏通航公司快速健康成長、營收連年大幅增長引起業界關注。通過記者調查至少有三點啟示值得思考和借鑒。 一是市場開拓上堅持走差異化之路,選準主營業務,做專做深做精。目前國內能盈利的通航企業主要從事電力巡線、農林噴灑、物理探礦、航空護林這四大板塊核心業務上,企業根據自身實際一旦選準業務后就應該心無旁騖做業務,企業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學會做加減法,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頭”,最后一無所獲。 二是人力資源管理上以人為本,輕松和諧。浙江白領氏通航12名飛行員每年常態情況下只需工作半年,收入不但不會少反而比一般通航公司高。公司目前共有員工33名,只有老總沒有副總,在總部坐班的只有5人,其他人員全部派駐在一線外場,人員高度精減,最大程度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