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07 21:00來源: 金匯通航 作者:中國直升機網
|
國內人體器官移植的供需差距始終很大,據統計,每年器官衰竭的病例約在30萬左右,而只有不到1萬人獲得器官移植,供需比約為1比30,器官嚴重短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即使一個患者不缺錢,他也得面臨沒器官的困境。
而這種困境,沒有真正等待過器官移植,你是不會知道有多絕望的。而就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僅3天,江蘇就完成了2起器官轉運移植案例,不可不謂是個奇跡。
![]() 空中轉運表現神速,鼓樓醫院再次求助
10月5日,一名60歲腦死亡患者的3顆活體器官借由金匯通航直升機由宿遷順利轉運至南京,全程僅用時1小時3分鐘,這是江蘇省內的首例空中器官轉運案例。據悉,被轉運的器官已第一時間被移植到了有需要的人體內,給他們帶來了新生。
![]() 無獨有偶,10月6日晚,一名39歲的男性患者李某,因重度顱腦外傷在宿遷市某醫院住院治療。該患者處于深昏迷狀態,腦干反射消失,自主呼吸消失。經主治醫師和家屬溝通病情后,患者家屬表示愿意無償捐獻全部器官,用來挽救別人的生命。
當地醫院重癥監護科主任通知所屬的南京鼓樓醫院OPO,經腦死亡判定專家最終判定患者已達到腦死亡狀態后,紅十字會和南京鼓樓醫院OPO協調員共同見證家屬簽署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分配肝臟、兩只腎臟到南京鼓樓醫院,兩只角膜到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采取中國III類器官捐獻模式進行了器官捐獻。南京鼓樓醫院再次向金匯通航提出申請,請求使用直升機空中轉運器官。
![]() 相關部門緊密配合,轉運過程有序完成
接到請求的金匯通航立即制定轉運方案,申報相關航線,提前做好充分準備。10月7日一早八點,裝載捐獻器官的直升機從宿遷起飛,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飛行,直升機平穩降落在石佛寺機場,器官被交由地面120接駁,隨后順利抵達南京鼓樓醫院,整個過程配合密切,有條不紊。
![]() 這是國慶假期南京鼓樓醫院第二次采取直升機運輸人體捐獻器官,通過直升機轉運大大縮短了器官的冷保存時間,從而保證了移植器官的質量,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手術效果。
南京鼓樓醫院移植外科黃新立主任醫師說:“一位24歲患有重癥乙型肝炎的徐州小伙子,其總膽紅素已達到680umol/L,生命垂危,幸運地被分配到捐獻肝臟。兩只腎臟分配到已等待腎源將近三年的兩位尿毒癥患者。”最終經放棄假期休息的醫務人員積極手術,捐獻的肝臟、兩只腎臟挽救了三位生命垂危的患者,兩只角膜讓兩位失明患者重見光明。
空中通道打開,器官轉運常態化
據了解,器官離體后,肝臟耐受冷缺血時間上限約為16小時,腎臟耐受冷缺血時間上限約為24小時,肺臟耐受冷缺血時間上限約為8-12小時,心臟耐受冷缺血時間上限約6-8小時。即使在可耐受的時間范圍內,缺血時間越長,器官的質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預計術后效果越差。因為,血液停止運動,生命從機體慢慢消失的同時,器官也在一點點發生著不可逆的損傷。
事實上,現在的中國器官捐獻和移植已經構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包括五大部分:人體器官捐獻體系,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體系,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服務體系,人體器官移植科學注冊體系,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監管體系。器官運輸相關體系尚未建立。至今金匯通航在上海、安徽、湖北、海南等多地已陸續完成了多例器官異地轉運救援,未來金匯通航將利用直升機受地理環境限制較少、快速高效的特點為探索全國器官運輸體系中器官-醫院-被捐獻者的“最后一公里”出一份力。
![]() ![]() 黃新立代表鼓樓醫院向參與轉運的各個單位表示感謝:“感謝金匯通航的大力支持和中國人保南京市分公司的大愛贊助讓我們能圓滿地完成國慶假期的第二次人體捐獻器官長途運輸,以后我們會進一步探索和金匯通航以及中國人保聯動合作機制,縮短長途運輸時間,提高移植器官質量,造福器官移植患者。”
南京人保財險負責人表示:“人保財險率先在全國范圍創新推出直升機救援服務,打造空中生命線。中國人保所有客戶均能享受空中救援服務,客戶可通過撥打公司24小時客服熱線95518進行救援求助。這兩次對南京鼓樓醫院直升機運輸人體捐獻器官的無償贊助,也正是我們踐行人保財險‘人民保險服務人民’的光榮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