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15 16:03來源:中國直升機網 作者:中國直升機
|
“現在我們飛行員和機務都在執行SOP(標準化作業程序),極大程度的保證米-26直升機時刻處于待命的狀態。”米-26機組負責人張樹才說道。在汶川地震中大家嚴格制定的飛行和維護的標準,其實是最早的SOP的雛形。作為一家通航企業,飛行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基礎,如何能把飛行安全再次提升,特別是如何保證米-26直升機的飛行安全,成為中國飛龍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課題,“我們不能預知像汶川地震、武隆搶險、畢拉河森林大火等重大災害的發生,但我們必須要保證我們所有飛機時刻有應對災害的能力,特別是米-26直升機。”這是中國飛龍的發聲。
“我認為運營米-26直升機或是像AC313這樣的重型直升機,在安全、飛行和維護方面我們都可以通過SOP或相關的制度進行約束,但最難的是直升機在運營和保障等方面,這是一個匯集了許多不可控的因素為一體的工作,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寧早一天,不晚一秒。”李洪波說道。
李洪波于2016年調到運行控制部門,他深知要保證好飛機正常的作業除了飛行器本身的因素以外,運行控制是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關鍵因素,飛機何時轉場,如何配備機組人員,油料保障、空域如何申請等等看似很細小的環節都成為潛在的影響作業效率的因素。特別像米-26或是AC313這樣的重型直升機,每一步都要走得超前,直升機的飛行時間、飛行速度,臨時機降點的選取,補充的油料,還有天氣,都成為李洪波和他的團隊關心的內容。米-26直升機的轉場,他們至少要提前一個多月進行準備,為此李洪波帶領他的團隊進行大量的飛行信息數據采集、整理、統計、分析。
“重型直升機系統龐大,時控件比一般的直升機要多出許多倍,哪怕是一個件超期,我們的直升機就無法正常進行作業,這是致命的。”運控室劉云峰說。 除了外部的因素以外,內部的因素也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之一,直升機定檢,機載時控件的有效期,甚至庫房里備件動態數量都要準確地把握。用他們的話形容,自己就像一個時刻停轉的大腦,指揮協調整個公司的運營工作,2017年,他們及時組織安排兩架米-26直升機的定檢工作,使直升機提前進駐護林航站作業。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憑借多年護林作業、人才儲備以及在重型直升機的運營管控方面的經驗,2016年,中國飛龍以托管的方式開始運營國內第4架米-26直升機,同年9月這架米-26直升機出色地完成了杭州G20峰會的保障工作,受到當地政府的贊揚。
“中俄兩國正在聯合研制重型直升機,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能夠運營更多、更好的重型直升機,我們已經準備了10年,我們這樣的信心和實力。”中國飛龍總經理李心明堅定地說。來源:看航空
|